| ||
1980考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贺克斌 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PM2.5的研究,以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复合污染多维溯源技术-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为核心,推动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新技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高考只是人一生中经历的重要挑战之一,闯过了这一关,学习生活依然任重而道远。”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寄语高考学子,学习是应该保持终生的事情,青年人应该拥有眼界和目标。
1980年,贺克斌进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习。当年高考填报专业时,他把成为一名科学家当成目标之一。贺克斌说,考生应该把高考当作无数次平凡的考试之一,心态要稳,要冷静。“当年交卷后,我也会想起某道题是不是还能再多做一步,但事情永远不会是完美的。只要发挥相对稳定,就是圆满完成任务。”
高考只是人生重要挑战之一
新京报:你是1980年参加的高考,41年过去了,你认为高考于考生的意义有什么变化吗?
贺克斌:我参加高考的时候,能考上大学的概率是相对比较低的。那时年轻人的机会有限,高考对每个年轻人的意义都是巨大的。
40多年后的今天,大学和大学专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考上非常理想的大学也许依然不易,但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加上社会对年轻人的需求更加多样,“一考定终身”的说法已不再成立了。
另外一个不同就是,大家对于学科的认知越来越全面。像我参加高考的那个年代,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时大家能关注到的主要是基础学科,这也是因为国家和社会在不同时代有不同需求,而且当时信息来源相对闭塞,考生没什么机会了解更多、更具体的学科内容。
现在就不一样了,考生能从招生简章中了解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详细信息,而且互联网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全面了解社会现状、行业需求,可以说在参加高考前,考生就可以找好自己未来的定位。高考的意义,也从寻找未来,变成了助力未来。高考只是人一生中经历的重要挑战之一,闯过了这一关,学习生活依然任重而道远。
新京报:在你个人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在关键时刻陪伴你成长的良师益友?
贺克斌:在我的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曾受益于身边的老师和同伴。1980年,我进入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习,之后也在清华攻读了该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校整体的学术氛围,以及那个年代的社会风貌,都会推动学生树立为国家的环境工程事业作出贡献的目标。
我的恩师郝吉明对我的影响极大。郝老师曾教导我们,做科研要有两种精神,一是有担当,二是懂奉献。
郝老师还一直强调,为国家排忧解难,绝不是一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从事相关事业人员的集体信仰。我相信在任何的研究领域以及行业发展领域,团队协作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
新能源领域衍生出的新学科值得关注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环境工程专业?对于专业选择有什么建议?
贺克斌:上高中时,我读到了《人民日报》刊载郭沫若先生的一篇文章——《科学的春天》。当时并不完全明白文中提到的“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意味着什么,但这篇文章给了我科学的启蒙。和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那时就把成为一名科学家当成目标之一。
但现在的社会条件不一样了,年轻人能够接收到很多信息,有了自主了解专业和行业发展的机会。年轻人应该牢牢抓住这个优势,从而更加具体地确定自己的定位。
像我研究的环境领域,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也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这个规划中,我们就能嗅到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前景,其衍生出来的新学科,也值得关注。当然,任何时候,一些相对基础的学科都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拥有新的领地和用途。
另外,年轻人也不能只认准眼前的需求,还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挖掘需求。比如,在掌握了某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精髓后,自己去创造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专业领域进行自主创业,引领社会发展。年轻人在进行自我定位时,应该拥有这样的眼界和目标。
新京报:今年的全国高考已经开始,有什么考场经验可以嘱咐大家吗?
贺克斌:每一个考生在高考之前,都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应该把高考当作无数次平凡的考试之一。当然,这次考试成绩的决定性非比寻常,在考试中一定会紧张,所以,高考考的不仅是平日的学习成果,更是面对重要时刻的心理素质。心态要稳,要冷静,当然也不能过于松弛,适当的紧张是对考试有帮助的。
每次考试都会多多少少留有遗憾,当年我交了卷子后,回去一琢磨,也会想起某道题是不是还能再多做一步;拿到成绩后,也会对照着觉得,某一个科目是不是还能考得再高一点……但事情永远不会是完美的。只要发挥相对稳定,就是圆满完成任务。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实习生 崔莞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