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七一勋章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8:七一勋章特刊
下一篇

石光银 治沙与致富相结合 沙窝窝变成金饽饽

2021年07月05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从入党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我要坚决拥护党,坚定共产党员的信念。我是共产党员,就要给国家做事,给国家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石光银

  【人物简介】

  石光银

  陕西定边人,1973年7月入党。他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了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他还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获得“七一勋章”这一党内最高荣誉。6月29日下午,石光银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获得‘七一勋章’,很激动!这既是一种光荣,也是一种使命。”

  1984年石光银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37年过去了,他说,现在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下一步我们要多引进高科技农业,多研究高科技农产品,把乡村振兴和我们的工程结合起来,巩固这几年脱贫致富的成果。”

  

  “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这句誓言,“治沙英雄”石光银已经践行了40多年。从20岁担任大队长开始,他就带领群众致力于治理沙漠的伟大事业。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乡亲们总是被风沙撵着跑,父母无奈下带着他搬了九次家。一场风沙,能把新入地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茁壮的秧苗也能被吹得拦腰折断。就算是一般的年景,地里的庄稼也得种个三四茬儿才行。

  “要想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就一定要把沙治住。”石光银说。

  石光银15岁加入当地生产队;18岁时成为生产队长,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的技术;20岁那年,石光银担任公社大队队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

  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石光银感到机会来了。他当时担任乡农场场长,在当时绝对算是“铁饭碗”,每月工资四五十元。但他毫不犹豫地带领妻儿,举家搬到沙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石光银带领他的团队,治理荒沙、碱滩22.8万亩,累计植树5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

  ●对话

  “从小时候,我心里一直就有个治沙梦”

  新京报:获得“七一勋章”,是什么感受?

  石光银:很激动,也很有压力。因为这次也是中央第一次颁授“七一勋章”,总书记亲手给我戴上“七一勋章”,我感觉沉甸甸的。党和国家给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深感无上光荣、责任重大。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入党的?入党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石光银:我是1952年生人,22岁就入党了。现在也是党龄好几十年的老党员了。那时候我觉得共产党很伟大,我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感到非常荣幸。从入党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我要坚决拥护党,坚定共产党员的信念。我是共产党员,就要给国家做事,给国家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京报:你20岁当大队长时,就开始带领群众植树,当时是怎么想的?

  石光银:那个时候太穷了,不治沙就什么都干不了,没有退路。常年风沙肆虐、沙漠扩张、沙进人退,沙子在撵着人跑啊!过几年就得搬一次家。如果不治沙,老百姓永远也过不上好日子。我七八岁的时候,曾经被一场沙尘暴卷出去30多里地,过了3天,我父亲才把我找回来,但和我一起,有个5岁的小孩叫赵虎娃,却不知被风沙刮到哪里了,再也没有回来。可以说,从小时候,我心里一直就有个治沙梦。

  新京报:在治沙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石光银:困难有很多。当时面临的是缺人力、缺技术、缺资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缺资金问题,仅买树苗,就需要10多万元。为此我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还四处借贷,最终联合了7户村民,正式开始治沙。这7户人当中,有5个人是共产党员,另外两个也是生产队干部。

  当时看见我要卖羊、卖骡子,家里人也抱住我的腿极力反对。在治沙中我失败过两次。失败后要吸取教训,不能蛮干了。不懂就请教专家,去外地学习成功的经验。

  那时候遇到困难,我就想,如果沙子的问题治理不好,村民就过不上好日子。任何事情,只要下定决心,没有干不成的。我是共产党员,党的信念不能忘啊,作为共产党员,就该担起这个担子。

  新京报记者 陈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