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校长教师交流轮换,应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使用、管理的基本制度。
新学期,北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的轮岗。8月25日,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干部教师的交流要以最基本的教育周期为单位,比如以学期、学年为周期。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干部)教师交流轮岗,主要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三个维度。
其中,东城区教委主任明确,本学年度实现干部教师交流轮岗不少于2000人。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干部教师100%交流轮岗。
这些信息表明,北京已下定决心动真格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这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重要措施落地在即,眼下的关键在于,如何切实构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常态化机制,把校长教师交流轮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使用、管理的基本制度。
其实,早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出,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2014年,由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更明确要求,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然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并没有形成常态化制度。究其原因,恐怕在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过程中,有面临各种阻力的因素,也有配套措施不足的因素。北京此次提出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方案,就致力于排除阻力,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
事实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地方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这要求政府部门要摒弃“名校情结”,按基础教育均等化的要求,保障每所义务教育学校有一致的办学条件。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师资均衡。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换,这也是发达国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做法,如日本的义务教育教师,每五年必须轮换一次。
从此次北京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路线图来看,常态化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势在必行,如东城区提到的100%交流轮岗。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再是象征性或者志愿性质的,而是强制的、必须的;常态化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也是每个人都将交流轮岗。简单来说,如果教师每五年轮换一次,那一所学校的教师,每年将有20%轮换。
当然,这种交流轮换制度,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北京提出,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和工作绩效作为校长职级晋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晋升,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方面工作条件之一,切实保障参加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工资待遇,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适当倾斜。
这是推进校长教师全员交流轮岗的过渡性措施,可以鼓励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从建立常态化制度看,当所有校长和教师都参加交流轮岗,就不存在绩效工资分配倾斜的问题,要着眼整体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权利来推进。
实施常态化交流轮换制度,不仅不能影响学校教育质量,还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尤其是教师教育教学自主权,促进学校在均衡基础上办出高质量。同时,要考虑校长教师在交流轮岗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如上班距离变远、住宿问题、子女照顾问题等,消除其后顾之忧。
当前,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主要还是区内交流轮岗,这些问题还不突出,未来推进跨区交流轮岗,这些问题就会凸显。这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省级统筹,由此实现省(市)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