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专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专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络技术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022年01月2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胡桑 诗人、译者、学者
《列萨本迪欧》
作者:(德)保罗·希尔巴特
译者:徐迟
版本:知了·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3月

  持续思考的问题

  这一年我在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代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对人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内心的改造。借此,我重读了本雅明《拱廊街著作》(Das Passagen-Werk)里的相关论述,尤其是里面关于玻璃建筑的探讨。他认为玻璃建筑是一种空气流通的开放性建筑,这意味着抹除了私人空间中的痕迹,达到了内部与外部、私人与公共、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隔绝。

  本雅明看到了技术在改变甚至带来危机的同时,让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乌托邦的想象。我进步一阅读了西蒙东、斯蒂格勒的相关著作,尤其是斯蒂格勒《南京讲稿》,他明确了当下时代的“人类纪”特征,以前的知识和文化出现了中断、悬置,新的知识、文化和社会体系正在形成第二次中断,在构成新的社会。

  在“人类纪”,行为不是由社会体系、文化和知识激发出来的,而是大数据和数字第三持存(心理、经验之外的第三持存)“生产”出来。世界的运转变成了一种算法,构成了全球性的数据经济。这是我们的处境。按照本雅明的思路,这是危机,也是乌托邦梦想诞生的时刻,当然斯蒂格勒对此充满忧虑。他去年自杀了。

  与之相关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微博、豆瓣、朋友圈、抖音、小红书构成的数码世界在我们的世界里形成的“中断”?为此,我写了几首诗:《截屏的人》《拉黑的人》《点赞的人》《在人类纪,不然美好点》,做了一些尝试,以后还需要继续思考。

  第二个问题,新的共同体及其伦理是什么样的?我重读了南希、布朗肖、阿甘本、埃斯波西托、塞缪尔·韦伯、韩炳哲等人的著作。他们都看到了当代共同体的变形,自我意识之夜到来了,不断被他者打断、中止,数字化媒体让人以匿名方式出场,切近、仪式、尊重、他者消失,爱欲进入了痛苦的垂死状态,个体(Individuality)变成了独体(Singularity),整个时代由焦虑进入愤怒。

  但是,正如阿甘本说的,新的共同体是一种到来中的存在,它永不定型,需要我们在与他者的相遇中,不断探寻自我和对世界的“可变”的、友善的态度。在这里面,我对他者伦理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列维纳斯的理论。在我的新书《始于一次分神》里,对此有一定的回应。

  我试图在阅读中构建一种辨析他者、迎候他者、体认他者的能力,同时也渴望一种自我打开、变形的能力。他者永远保持着陌异,纠正自我的妄自菲薄,前半句话说来容易,后半句话做起来实属不易。这就是我们的共同体境况,我们的书写境况。

  值得关注的图书

  今年读到的一本让我印象深刻的诗集是阿米蒂奇(Simon Armitage)的《看见星辰》(Seeing Stars)。其实这是一本散文诗,充满着叙事性。阿米蒂奇虚构出了各种情景化的故事,声音充满了建构的自由,在各种人格、面具、境遇中流转,呈现一种很丰富的形态。朱朱的诗集《我身上的海》,也有着这种形态。

  德国作家保罗·希尔巴特(Paul Scheerbart,1863-1915)的小说《列萨本迪欧》今年出版,译者是我朋友徐迟。这是本雅明曾经很看重的一本科幻小说,他说这本书讲述了异世界那些怪诞的自然法则、诞生于那片土地的宏伟宇宙作品及那些发生在外星生物之间纯正又崇高的对话。这本小说不是为技术服务的,作为科幻小说,它有些笨拙,但是它展露出的对未来、可能性的梦想,“纯正又崇高”,我很喜欢。

  期待的原创作品

  我期待这样的作品:生动,丰富,有着强劲的个人气息但不臣服于个人的现实,关心且深刻刺入当下的生活,忠实于生命和社会的律动,敏感于语言的可能性,并没有某个强力作家的痕迹但又充满着过去时代写作的回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