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人们能够通过大众传媒看到腐败分子现身说法,本身就反映了党反腐败的巨大决心和成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与此同时,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持续引发社会热议。片中的“零容忍”“打虎拍蝇”等一度成为热词,很多人像追热播大剧一样,追着反腐专题片。
从专题片中人们看到,仅仅王立科历年送给孙力军的“小海鲜”,到案发时就累计折合人民币9000多万元;而在银行系统工作40多年的中信银行原行长孙德顺,其受贿从不收现金的原因是,他利用信贷审批权给自己的两个影子公司牟利;2002年至2014年,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书记陈刚为了圆自己的“设计梦”,让老板出资数千万元为他建造了一座占地109亩的私家园林……
专题片中详尽披露的诸般贪腐细节,引发公众持续热议,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对此都印象深刻。比如“小海鲜”“抓了我是对的”“越早治越好”等,被大家相互转评,有的还被推上热搜。
有人可能会担心,舆论的这种高关注度、高转发率,会出现与现实生活境遇比对的情况,进而产生某种不满情绪。这样的担心并非难以理解。一个人接受了外部信息,下意识地就会产生某种对比心理。看别人,看自己,本来就是个体正常的情绪反应。
但如果据此认为,不该披露大量细节,显然是操错了心。贪官的贪腐行为不断突破公众认知底线,而让公众对贪腐产生更为强烈的厌弃情绪,本就是制作这部教育警示片的初衷之一。如何警示、何以教育?宏大叙事是一条路径,而把事物内部剖开给人看,则是另一条路径,同样都会有警示效果。
也就是说,除了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等外部治理之外,警示潜在腐败行为人不要触底线、不能闯红线,打消潜在腐败行为人“可以腐败”或“腐败不会被惩处”的心理暗示,从而遏制其实施腐败行为,也是一种源头治理的思路。
此外,大家追着“反腐大片”看,品咂片中的贪腐细节,也反映了民众对反腐的深切关注。人们能够通过大众传媒看到腐败分子现身说法,本身就反映了党反腐败的巨大决心和成效,昭示了党反腐败的政治定力。
统计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07.8万件、437.9万人,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84人,共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9.8万人。结合这组数据,再反观“反腐大片”中的种种细节,两相参照,可以说,它们令人信服地展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强度,彰显了党中央对腐败“零容忍”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
而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也强调,要“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而这,无疑是再次发出全面从严治党强音的体现。
说到底,无论是从刚刚举行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还是《零容忍》专题片,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压之下,不正当、不正义、不合法的获利,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贪腐分子早晚都会自食恶果。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家在追“反腐大片”,也是表明一种态度——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