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五一劳动者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8:五一劳动者特刊
下一篇

新工体改造复建项目总工程师王猛

舍小家保工期 见证新工体拔地而起

2022年04月2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奋斗创造幸福。每个时代和行业的进步,离不开无数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毅力和勇挑重担、不断进取的决心。在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拥有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时代更新的巨大挑战,需要以百折不挠的工匠精神创造幸福生活。
——王猛
王猛 现任北京建工集团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项目总工程师。2006年8月进入北京建工集团工作,先后荣获公司“优秀党员”“明星员工”等称号。大图/受访者供图 小图/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工人体育场地处北京东二、三环之间,始建于1959年,是首批北京十大建筑之一。60余年间,工体先后承办过全运会、亚运会、大运会、奥运会等国内外大型专业及综合性体育赛事,伴随三代人成长。

  曾经,老一代的北京建工人建设了老工体,如今,1983年出生的王猛从老建工人手中接过了这一棒。2020年7月,王猛开始参与工人体育场的改造复建项目,担任项目的总工程师。

  “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新工体的改造复建项目中,有一些压力,当然也感到荣幸,能够参与这样一个世纪工程。”王猛说道。

  巧用心思进行“保护性”改造复建

  2020年8月,工体保护性改造复建工程开工,前期拆除阶段的工期十分紧张。两个月内,要把整个工体近10万平方米的场馆全部拆除。

  虽然之前对项目有一定了解,但进场之后王猛发现,拆除工作远比想象中要复杂。“比如体育场屋面有钢结构罩棚,罩棚上还有预应力梭形柱灯架、两块大显示屏。”王猛和团队充分研讨了整个屋盖上重型钢结构拆除的方案,经过反复论证试验,最终确保了拆除阶段的安全可靠。

  拆除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保护性”的改造复建,王猛和团队也费了一番心思。

  “老工体周围有10个雕像,这些雕像有一部分算是文物,是在上世纪50年代建设老工体的时候一起形成的。我们进场后先用三维激光技术把所有的雕像都扫描了一遍,相当于形成了一套数字化遗产。”王猛介绍,他们对这些雕像采取整体保护措施后进行挪移。“等新工体建成以后,这些雕像还是要挪回原位,和在原来老工体的位置一样。”

  工程还保留了5层位置的窗花造型。王猛介绍,窗花使用时间较久,不能把原构件用在新工体上。“我们对窗花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建了数字化模型,再用3D打印技术将窗花原貌复刻出来,确保外形尺寸一样,材料强度也非常高,相当于对历史遗产的保护性传承。”

  “工体改造复建项目,坚持的设计理念就是‘传统外观、现代场馆’。新工体的整个外立面与老工体基本保持一致。建完以后,大家可能觉得新工体和老工体还是一样的。”王猛说。

  把在南方的工作经验应用到工体项目

  王猛于2006年进入北京建工集团工作,这些年去过浙江、福建、珠海等地参与项目。他说南方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淤泥、溶洞较多,施工的工艺、方法也更为多样。在南方的工作经验被王猛应用到工体改造复建项目,比如项目中用到的水泥土复合管桩,是在北京地区首次使用,也是由王猛及其团队反复试验后最终敲定的。

  考虑到新工体用到的灌注桩数量有15000多根,体量非常大,加上本身工体周边交通限制较多,混凝土运输会受限,王猛和团队考虑,能不能用一种类似的预制产品,来实现桩的功能。

  “预制桩在南方用得比较多,适合南方松软的土质。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对一些设备进行改造,解决了北方硬土的问题,最后用到新工体的改造复建工程中,效果还是不错的。”王猛告诉记者。

  作为项目的总工程师,需要王猛决策的事情很多,压力也随之而来。从北门进入工地时有一处钢结构栈桥,承担了将近80%的施工任务。栈桥本身的造价比较高,王猛表示建设时整个项目部的领导班子下了很大决心。“在进行方案研讨、决策的过程中,我是有一定的压力。后期栈桥确实成为了项目的‘生命线’,如果没有它,项目的进度是保证不了的。”

  工期紧张 把工程量细化到每一天

  王猛回忆,刚进场的时候条件比较艰苦。“第一次开会是坐在马路上开的,大概有十五六个人,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坐在台阶上。那时也没有住的地方,就把一个停用的酒吧地下室改造出两间宿舍。那是7月份,没有空调,我们吹着电风扇工作。”

  拆除阶段的工期十分紧张,基本上是掰着手指头过日子,把工程量细化到每一天。“正常情况下,方案编制完需要审批一周甚至更久,拿到现场给工人交底再进行施工,但这个项目都是头一天晚上出方案、各部门审核,第二天就要用,压力非常大,那时候大家都是舍小家保工期的工作状态。”

  如今,新工体的钢结构施工已经完成,但后期的装修、暖电通风的事情依旧繁杂,王猛坦言“压力又大了一些”。

  加班是常态,有时加班到很晚,王猛就直接在职工宿舍休息了。说起刚满五岁的女儿,王猛坦言,见到她的时候很少。“早上我五点多起床,孩子还没醒,晚上经常回去得很晚,孩子都睡了。”

  王猛曾因为工作过忙,导致血糖高,所以他现在会抽出时间来跑跑步。王猛说除此之外自己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通常是一个项目节点结束之后,下一个节点就迎面而来,留给人喘息的时间不多。

  “要说生活中有什么有趣的事,那就是每天来工体上班的路上,看到新工体一点一点拔地而起,就感觉很开心。”王猛说道。

  工人体育场

  北京工人体育场于1959年建成,是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2019年,中国成功申办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为使工体达到比赛场地标准,2020年,工体保护性改造复建启动。按照计划,新工体将在2022年12月全面完工,2023年6月至7月将承担亚洲杯开、闭幕式,并作为决赛场地承办赛事。改造后,工体将成为北京第一座国际标准足球赛场,还将成为集体育、购物、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载体。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