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树志
版本:中华书局
2023年2月
明清时期的“市镇”是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样本,而这样本的意义在传统的城市研究之中是被忽视的。在今天,一个现代人以游客的名义进入南浔、乌镇等市镇,被分布于河流两岸的建筑和桥梁吸引,为线条与色彩感叹;在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大都市,也有建筑设计试图效仿这古典的风貌。这是景观层面的印象。
历史学家樊树志的《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讲述的是市镇及其社会经济变革意义。近代化前夜,欧洲曾经历了一场早期城市化,在机器、产业的积累和演进之后进入城市化。中国也不例外。自明代初尤其是到了中叶,江南地区的蚕桑丝织业和棉纺织业迅速崛起,由过去的副业上升为主业,不同规模的市镇在村落、路口、河畔或寺庙附近形成,商人、手工人、金融家、产业商品在此交汇。茶馆、书场同步兴起,评弹艺术和市民文化也跟随商业变得热闹起来。这便是早期城市化的模样。若是走入其中,还可感受到人们对财富的观念也有了近代商品经济的伦理基础。与2005年版的《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相比,修订再版后的《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选择了把“城市化”作为论述主线。市镇则是那个被淡忘的城市化发展遗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