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免费政策调整不意味着厌弃老年人,而是针对有限资源进行的动态调整。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呼吁取消石家庄地铁高峰期老年卡乘车限制。在其看来,现在石家庄地铁客流本来就不多,高峰期老年卡乘车受限也给老年人造成了不便。
8月10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答复称,老年人工作日高峰时段不予免费乘车的原因包括两点,一是早高峰人流量过大,老年人乘车易发生磕碰,不安全;二是非早高峰时段工作人员压力较小,更方便提供电梯上下接送、站台接送等服务。
目前石家庄地铁的政策是,老年人凭公共交通老年卡在工作日非高峰时段和节假日免费乘车,而工作日高峰时段是指7:00-9:00、17:00-19:30两个时间段,在此期间不免费。
现在网友的呼吁,即是针对这项政策,认为这给老年人带来了不便。但平心而论,石家庄当地的回复也算有理有据。早高峰的拥挤时段,对老年人来说确实不够友好,引导老年人错峰乘车也有一定的必要。
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来说,公共资源的平衡合理分配都是一个难题,只能尽可能地平衡,争取一个最大公约数。就以“老年人乘坐公交是否免费”这一件小事来说,其实各地的政策就大不相同。比如,北京的政策,是老人乘坐地铁不免费,但地面公交免费;上海则是发放一定的交通补贴,而不是直接免费;天津地铁是面向60岁以上老人提供折扣优惠;另外重庆则是从2020年4月22日起限制老年卡高峰时段公交免费政策,但又于今年1月8日重新恢复。
可见,敬老政策并没有统一模式,各地都有各自的做法。这也说明,政策如何变化,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公共利益分配问题。对于分配方式,人们不必抱有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期待,似乎“就应该如此”。
认识到公共政策的复杂,也是为了避免在类似公共话题的讨论上陷入一种情绪化和极端化的模式,甚至变成群体对立。比如,在关于石家庄的这则新闻里,有很多网民的评价就透着一股浓浓的厌老情绪。一些不友好的言论在评论区几乎俯拾即是,这大概也和网民群体的年龄结构有关,在一些平台上老年人本就是失语的。但人们还是应当回到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待生活于同一城市空间的不同群体。
老年人乘坐公交给予优惠减免,在公共场合被礼让,这是城市文明程度的彰显,这个大方向没有问题;老年人当然也有早上出门的需求,就医、接送孙辈等,都是一种刚需。
同样地,免费政策的调整也并不是厌弃老年人,而是针对有限资源进行的动态调整,塑造一个更加有序的出行模式。脱离情绪化认知,建筑于文明的共识之上,是人们讨论公共政策的基础。
□柳早(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