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
上一篇  下一篇

10元快剪店跟“托尼老师”也能各得其所

2024年02月07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视点

  快过年了,很多人会理个发。据中新财经报道,近日不少走进理发店的人发现,剪发价格又涨了。如有北京的消费者就表示,最近一次理发花了99元,还是优惠价。

  这其实不是北京独有的现象,在杭州也有消费者发现,这几年自己熟悉的理发师收费一路上涨,从180元涨到380元,每年仅剪发就要花费上千元,“托尼(Tony)老师用不起了”。

  据《2020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女性平均客单价为137元,男性平均客单价为95元。

  那么,平平常常的洗剪吹,为什么会从曾经的几块钱,变成上百上千的?闹市区的高昂房租,ins风格的装修,精致的小食,精益求精的服务,都是理发店高成本的直接原因。但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市场需求。

  理发,本身也是一个圈层认同型消费。与小区门口的10元快剪不同,去找“托尼老师”理发,花了1000元,就很有可能会发发朋友圈,下意识寻求圈层认同。

  但现实里的不少消费,其实都是自我定位的。比如理发花了多少钱,其实很难看出来,对男性更是如此。

  到底选择去背街小巷10元快剪,还是到连锁店相约“托尼老师”,要过的只是自己那一关。贵与不贵,也因人而异,跟消费主义关系不大。

  随着更有性价比的消费成为潮流,这些理发小店的市场能见度被显现出来,也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人们涌入10元快剪店,同样的洗剪吹,却有不一样的快速、便宜。这就是所谓的“不是托尼老师用不起,而是快剪店更有性价比”。

  当更多人不再把理发当作自我身份确认后,整个理发行业的市场定位、价格结构,甚至是服务水平,也会随之改变。经过这样的发展、沉淀和细分之后,市场上的10元快剪店跟“托尼老师”都将各得其所。

  人们需要10元快剪店,但“托尼老师”也可以有。如此参差多态,也是一个正常市场该有的样子。

  □刘远举(专栏作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