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版 封面报道

推进楼市“回稳向好”首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01月15日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解读

  北京楼市“回稳”态势不断巩固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等,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进行解读。

  市场回稳向好 房价将逐渐走向平稳

  报告指出,2025年,将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往年报告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描述,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提到,要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赵秀池指出,“市场回稳向好,意味着房价将逐渐走向平稳,甚至应该会有所拉动。成交量不断放大,供大于求情况有所改善,市场信心不断恢复。”

  赵秀池介绍,北京楼市自2024年10月后,从成交量来看,其实就已经出现“回稳”迹象,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证明北京后续有望在一系列新政组合拳的推动下,市场回稳向好的态势能进一步巩固提升。

  保障房市场刚性需求较大

  报告提到,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

  赵秀池表示,由于保障房价格或房租较低,保障房市场的刚性需求还是很大的,但过去也因为选址较远,配套不足,交通不方便,不能实现职住均衡,出现了弃购或弃租现象。因此,选址靠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会更受青睐,更能满足职住均衡的需要。

  当前保租房比较受青年人青睐,一方面价格比较优惠,另一方面可以拎包入住,尤其位置较好、交通方便、能够实现职住均衡的保租房更受青睐。

  从房地产开发向城市服务转变

  报告还提到,要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当前的“短板”是什么?赵秀池说,新区的短板就是教育医疗交通商业产业等配套不完善,不宜居宜业,不能实现职住均衡。当前各城市都在根据中央和住建部的统一部署,努力提供“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北京也在持续推进好房子的建设,结合好房子标准出台了《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在公积金贷款政策上对绿色环保的建筑有所倾斜。

  赵秀池认为,“‘好房子’的政策不仅要贯穿于新旧产权房,也要贯穿于新旧租赁住房;不仅贯穿于商品房,也要贯彻于保障房;不仅贯穿于城市,也要贯穿于乡村。应结合土地供应、房屋养老长效机制建立、住房用地套型供应结构调整等政策进一步推进‘好房子’建设。”

  她提到,房地产开发新模式是多元化的。要从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产权房开发模式,向租售并举转变;要从增量新房开发向存量房屋改造转变;要由商品房供应向商品房、保障房供应转变;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要从房地产开发向城市服务转变。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取得新成效

  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增至200家医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深化医疗大数据应用,新增电子病历共享应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院60家,覆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97%的门诊量。

  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互认的项目报告单会有“HR”标识,患者可以拿着报告去不同的医疗机构就诊;去年,北京推进线上互认,医生在工作站上就可以直接调阅到患者在其他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让流程更加便捷高效。这一改造涉及医院信息系统,去年有140家公立医院进行了改造。今年要在此基础上增加60家医院,达到200家。

  据了解,去年,北京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对181项医学检验结果、300项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实行互认。对于患者提供的已有检查检验结果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重复进行检查检验。

  《方案》中所称检查结果,是指通过超声、X线、核磁共振成像、电生理、核医学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所得到的图像或数据信息;《方案》中所称检验结果,是指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所得到的数据信息。检查检验结果不包括医师出具的诊断结论。新京报记者 戴轩

  

  提高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切实维护首都和谐稳定

  北京多家三甲医院今年改造或建新院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启动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安贞医院朝阳院区等老院区病房改造提升,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推进儿童医院亦庄院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三期、宣武医院房山院区等项目建设。

  记者从北京儿童医院获悉,该院亦庄院区具体区域为南至新凤河路,北至东合盛街,西至三海子东路,东至四合路。项目预计今年6月破土动工,2029年竣工投用。

  按照规划,新院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5.33公顷,设置床位1200张。该项目将统筹推进儿童医院新院区与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以妇女儿童为服务群体,重点促进医教研产协同发展,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临床诊疗中心、科创中心、感染性疾病中心及配套用房等,全方位提升妇儿就医体验。近日,该院与亦庄的荣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医联体签约,将全方位助力经开区乃至北京东南部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据报道,1月7日,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房山院区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计划,其建设地点位于房山区长阳镇,总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4.4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7.8万平方米,床位规模1200张。预计招标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2月6日。新京报记者 戴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