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版 封面报道

石景山区区长万隆谈未来一年计划,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025年01月16日

  

1月15日,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过去一年,石景山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创新创造充满活力,发生了不少“新鲜事”:《黑神话:悟空》火到“破圈”,石景山驻区企业参与了游戏制作,体现了曾经的老工业区实现转型,科幻产业发展加快;北京首家永辉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入驻喜隆多,当天吸引了“10万+”客流,消费活力加速释放。未来一年,石景山区有哪些新计划?北京“两会”期间,新京报记者专访石景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万隆。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谈 科幻产业

  发挥特色产业引领优势集聚科幻企业至260余家

  新京报:现象级游戏作品《黑神话:悟空》中的动作捕捉技术,由石景山驻区企业“虚拟动点”自研提供。2024年,石景山区科幻产业发展有哪些亮点,新的一年有何计划?

  万隆:2024年,石景山区科幻产业发展加快提质升级,建成全国首个科幻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市科幻产业“一核多点”中的“一核”,推动科幻产业从“先发优势”逐步转变为“领先优势”。目前,全区集聚科幻企业和机构200余家,占全市科幻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一。

  在政策上,石景山区印发促进科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台“科幻16条”、“石科26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专项支持政策,累计投入区级科技创新资金近亿元。

  去年,石景山区连续第四年举办中国科幻大会,成立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成员单位扩容至66家,设立全国首只科幻产业基金并实现首投;建设科幻产业特色孵化器——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获评北京市首批引领类标杆型孵化器。

  2025年,石景山区将加快培育科幻产业,持续发挥特色产业引领优势,办好第九届中国科幻大会,集聚科幻企业至260余家。制定促进科幻游戏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打造科幻IP流通平台、科幻游戏新视听制作中心等共性平台,吸引龙头企业和创新资源入驻,建设一批“炫”“酷”场景,同时串联整合科幻、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产业发展资源,加快带动创新链产业链集聚,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

  谈 幸福感

  宜居宜业、山清水秀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区”

  新京报:石景山区文旅资源丰厚、产业发展蓬勃,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区。去年底,石景山区获评“2024最具幸福感城区”。石景山区的“幸福感”从何而来?

  万隆:2024年,石景山区民生福祉稳步增进,完成了44件民生实事和66项“惠民生·送温暖”项目,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十四五”时期106个、55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楼本体改造基本完工,实现“五年任务、四年完成”,2项经验在全市推广。规范30个老旧小区停车管理;老楼加梯新开工100部、新完工40部,获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更新的90部老旧电梯全部开工。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地铁1号线支线(石景山段)、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西段)开工,衙门口西路等15条道路通车。

  山水文化融城见行见效。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建成亮相模式口公园、万泉寺遗址公园,街区人流量突破600万人次,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万余场,惠及群众371万人次,公共文化满意度全市第一。细颗粒物年均浓度31.1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稳定达标。新建公园5处,开放40.2公里西山绿道,建成北辛安花园式示范街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100%。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454元、同比增长4.5%。建成保障性住房2000套,公租房备案家庭总体保障率中心城区第一。投用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新址)和京源学校老山校区,引进黄城根小学石景山分校,开通通学公交线路3条,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成五里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成区老年护理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玉泉医院晋升三甲医院,医联体考核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建成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2家,新建老年助餐点20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540个、托位700个。深化“老街坊”治理品牌,完善品质社区2.0版建设。

  谈 释放消费活力

  新增北京首店14家赛事活动等成为消费“新顶流”

  新京报:去年下半年,北京首家永辉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入驻喜隆多。作为石景山区特色商业综合体,喜隆多Plaza不断引入北京首店。过去一年,石景山区在焕活京西商业活力上有哪些做法?

  万隆:2024年,石景山区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布局重点商圈、特色街区以及夜间经济,不断塑造消费新场景,带动区域消费活力加速释放。

  在激发消费潜力方面,石景山区紧扣“两新”行动,获批7个设备购置贴息项目,推动大宗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重点领域消费,累计发放三批总规模30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带动实现新车零售额近23亿元。打造“不落幕的京西消费节”,策划组织40余项重点活动,打造“京西有惊喜”IP。新增北京首店14家、离境退税商店5家,石景山和美汇开业运营,六工汇、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挂牌北京市特色消费街区,京西大悦城入选“夜京城”融合消费打卡地。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钢支点。首钢园经营主体超109家,年销售额达5.8亿元、同比增长5%,成功举办服贸会,W TT中国大满贯、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冬博会、新年倒计时等一批重大文化会展赛事活动,累计入园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促进文旅体商融合。打造首钢园等8个特色消费融合场景,推出“焕彩石景山”等夜游产品,“诗意石景山”入选全国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承办全国2024年智慧旅游示范展示活动,开设全市首家元宇宙国潮体验馆,“飞览天下”获评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成立京西游戏创意产业联盟,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市级文化产业园区4家。

  谈 首钢园

  引进企业870余家全年承办数百场活动

  新京报:过去一年,首钢园有哪些新变化?新的一年有何规划?

  万隆:首钢园产业转型迸发新动能。推动新首钢高品质人才社区等项目建设,相继建成融石广场、服贸会4.0场馆,引进企业870余家,科技企业占比超70%,注册资本超780亿元,国高新、专精特新、瞪羚等企业资质超160项,首钢园获批北京市首批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北京市首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首钢园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和国家级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获评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

  过去一年,首钢园加快培育集工业风、科技感、文化味、国际范于一体的特色消费生态,园区商业消费类业态突破百家,落户服贸会永久会址、北京新年倒计时永久活动地标、科幻大会常驻会址以及ESG创新年会、二次元动漫节等主题IP活动,打造首发、首秀、首展、首体验的荟萃地,全年承办百人以上活动230余场,万人以上活动17场。

  2025年,石景山区将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聚焦经济领域改革,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聚焦规划实施,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功能;聚焦扩大内需,着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聚焦全面创新,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聚焦产业融合,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办好46件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推广“就业直通车”平台,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