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版 特别报道

《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发布

一些“网红”城市正向“长红”转变

2025年04月23日

  4月22日,在新京报主办的“直面关税战,锻造经济韧性——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上,新京智库发布《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该报告总结梳理了2024年以来,中国网红城市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同时发布三大榜单——长红城市榜、网红城市潜力榜以及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榜,并重点分析城市“爆红”之后的四种热度轨迹、“闪红城市”的典型特征。报告数据主要来自抖音、去哪儿以及各地公开数据。 新京报记者 郑伟彬

  

  长红城市榜

  内容为王、深挖文化的新标杆

  《新京报长红城市榜30强(2025)》聚焦2024年接待旅游人次超1亿的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北京和重庆高居前两名,凭借的正是大量高质量的内容创作者和活跃的互动数据;哈尔滨、西安等城市则依托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了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

  作为2024年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亿的泉州和邯郸,它们的文旅发展之路也值得关注。

  泉州的成功崛起可归纳为“文化遗产赋能型”模式,区别于依靠现代主题公园或高楼地标的城市,泉州几乎零门槛复用了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在2024年持续放大这一世界级IP的影响力。“泉州簪花围”在2023年走红后,2024年其影响更是进一步扩大,走出泉州,成为一种时尚潮流。

  邯郸的旅游崛起主要依靠文化复兴型模式,走的是一条老城新生之路。作为历史上赵国故都,邯郸深入挖掘赵文化IP,在学府路历史街区打造赵国风情步行街,复原战国集市场景。与许多一炮而红的“网红城市”相比,邯郸的客流增长带有稳步积累的特征。

  网红城市潜力榜

  工业城市的文旅蝶变

  2025年的网红城市潜力榜,前五名分别是徐州市、太原市、临沂市、威海市和烟台市。这其中的传统工业城市在短视频平台上实现了显著的形象转变。

  以徐州为例,这座历史悠久的能源重工业城市,凭借“汉风彭城”城市IP和民富园夜市、富国街等夜经济热点,成功摆脱了“灰色工业城”的刻板印象,变身为兼具历史厚度和现代活力的网红新秀。

  太原也走出了相似的转型之路。这座华北重镇巧妙利用“演唱会经济”,2024年共举办32场大型演唱会,累计观演人次近100万,为地方消费贡献约41亿元。钟楼街夜市和汾河景观带的灯光秀,让太原实现了从“煤都”到“摇滚之都”的惊艳转身。

  更进一步来看,上榜城市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集群效应。山东省的烟台、威海、临沂等城市位列前十,浙江省的温州、宁波、台州和广东省的东莞、佛山、中山也表现优异。这种地理上的聚集反映了区域文化特色和联动效应在网红城市打造中的重要作用。

  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榜

  小城潮的经济学

  《新京报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榜(2025)》是基于2024年4月-2025年3月各月在抖音平台上的话题榜,通过上榜话题数量、曝光增量和参与人数增量等相关指标的计算,呈现了一批以美食、旅游为核心吸引力的中小城市崛起之路。

  整体上看,这份榜单上的城市多分布在资源丰富的区域,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如荆州、洛阳)、自然景观丰富地区(如三亚、桂林)和特色饮食文化区域(如淄博、柳州)。地域文化特色成为这些城市内容创作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桂林最火的话题都离不开其自然景观,诸如“来桂林感受如画美景”“五一到桂林看山水甲天下”“烟雨桂林宛若仙境”“暑期chill游桂林”等。而位列榜首的荆州,则既有“春暖花开来荆州撮虾子”“荆州秋天必吃美食内蒙古烤全羊”“荆州秋日吃喝玩乐不重样”等美食话题,也有“漫步古荆州邂逅锦绣繁花”“荆州清凉一夏玩水季”“寻找宝藏荆州的烟火气”等旅游话题。

  

  聚焦

  城市“爆红”之后的四种热度轨迹

  2024年以来,中国一些“爆红”的城市,呈现出四条不同的热度轨迹。

  依靠麻辣烫出圈的天水,明显后劲不足,热度速红速冷。2024年2月下旬,甘肃天水因一碗地方麻辣烫意外走红网络。但天水的热度变化可谓“疾风骤雨”。百度搜索指数显示热度爆发仅持续了两周左右便进入降温通道。

  与天水类似,临汾隰县的流量也是陡增陡降。因《黑神话:悟空》意外站到“聚光灯”下,官方数据显示,国庆7天小西天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9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暴增335%。然而,假期一结束,游客大规模撤离,小县城重新恢复平静。

  相较之下,阿勒泰和哈尔滨则走出另外的热度轨迹。2024年5月,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央视和视频网站热播,让远在新疆的阿勒泰地区骤然进入公众视野。剧集播出后20天内,全地区接待游客超286万人次,同比增长42.05%,旅游收入20.45亿元,同比增长77.98%。由于阿勒泰本身以壮美自然风光著称,有一定吸引力基础,因此,阿勒泰走出一条“先快后稳”的热度曲线。

  同样,依靠冰雪经济的热潮,哈尔滨也走出了从“网红”向“长红”的转变之路。2023年底,哈尔滨在社交平台以一系列“宠粉”举措再次走红,被网友称为“有求必应的尔滨”。因此,2023年至2025年两个冰雪季期间,哈尔滨的旅游效益保持稳定增长。哈尔滨凭借深厚的冰雪资源和良好口碑,并未被遗忘。这种可持续的“长红”效应,正是城市营销的理想目标。

  “闪红城市”特征——“三高两低一失衡”

  为何有的城市无法接住流量,成为“闪红城市”,而有的城市则能顺利将流量转变成“留量”呢?“闪红城市”往往呈现“三高两低一失衡”的特征。

  “三高”体现了在这些城市运营模式上的不可持续性:流量依赖“高浓度”——过度依赖短视频平台的裂变式传播;消费场景“高同质”——城市倾向于复制成功案例,导致景观雷同;资源承载“高负荷”——爆红城市短期内吸引远超日常承载能力的客流量。

  “两低”揭示了网红城市的内在脆弱性:文化内涵“低密度”——城市形象依赖单一符号;商业生态“低韧性”——投机性商业随着城市热度降低而关停。

  “一失衡”则反映了网红城市爆红的非可持续性:游客体验与预期错位、短期收益与长期成本倒挂。

  因此,城市想要从“闪红”转变成“长红”,需要更全面的建设。首先是要构建多层次文化体验系统,避免单一打卡点模式。同时,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能力。

  此外,要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要注重文化内涵挖掘。并且,城市需要构建起长效的城市品牌体系,将短期“爆点”转化为长期品牌资产。最后则是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研究范围说明

  100城市分析样本:延续去年评估的100个城市,即考虑到城市承载力及城市GDP公布情况,研究范围为已经公布2023年经济数据的GDP前100城市。

  长红城市榜分析样本: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的城市,总计41个。

  网红城市潜力榜分析样本:2023年GDP前100名的城市,并排除直辖市、一线城市和已经爆红且热度持续的城市。这些城市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中具有显著表现和成为网红城市的潜力。

  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榜分析样本:分析样本以三线及以下且非省会城市的城市为研究对象。

  ▶模型指数权重及计算

  长红城市及网红潜力城市的指数模型为CMTE 模型(C:城市,M:媒体,T:旅游,E:达人)。本次模型包括26个二级指标,各指标权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一级指标权重为对应二级指标权重之和。

  长红城市/网红城市指数=城市搜索指数(3.71%)+旅游吸引度指数(22.94%)+线上美誉度指数(42.90%)+达人参与度指数(30.44%)

  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指数由5个二维指标构成,各指标权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

  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指数=话题度(19.61%)+ 参与度(40.67%) + 曝光度(39.72%)

  以上各二级指标数据均经过标准化处理,再按权重计算相加得出最终数值,最高值为100分,反映的是同一比较类型城市间的相对水平,非绝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