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版 北京新闻

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四场京津冀长城文化重点活动接力登场

“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自驾游线路发布

2025年05月14日

  5月13日,以“长城之约·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在延庆隆重开幕,200余位嘉宾出席文化节开幕式。新京报记者从开幕式现场获悉,长城文化节期间,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开展持续全年的多元融合、精彩纷呈的长城主题文化活动。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开幕式在《长城谣》中拉开序幕

  昨日上午9时,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在悠扬的弦乐四重奏《长城谣》中拉开序幕,北京交响乐团演奏家们的精湛技艺与延庆区第二小学孩子们的天籁童声交相辉映。

  北京段长城全长520.77公里,遗产价值突出、文化内涵丰富。2024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回信,勉励大家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开幕式现场播放视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八达岭长城脚下的乡亲们的重要回信精神。

  一年来,北京扎实推进长城保护传承利用。在保护传承方面,审议通过新一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4年—2026年)》,完成《北京市长城保护规划》及8个重点区段规划编制。持续开展资源普查与考古,箭扣、大庄科等修缮项目借助数字科技和多学科研究保留原貌。全国首个“长城保护修复实践基地”在箭扣长城脚下建立。

  此次长城文化节的举办地延庆,是北京地区实有长城墙体长度最长、形制体系最丰富、区域文化最独特、景色最壮观、保护与发展结合最早、长城主题载体最丰富的地区。争当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领头雁”的延庆区,2024年共实施7项长城本体修缮工程,涵盖砖石、土边长城,同步推进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等。

  北京长城文化节启动logo征集

  北京正打造“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开幕式现场,北京市文物局发布十条“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自驾游线路,辐射联动长城沿线丰富的文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长城文化体验之旅。

  十条线路串联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六区,辐射联动八达岭长城景区、居庸关长城、慕田峪长城、黄花城水长城、司马台长城等多个优质旅游景区,以及超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游客可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干道便捷抵达重要景点,深入体验长城的魅力。

  北京市文物局发布了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1+4+N”活动并启动北京长城文化节logo征集活动。北京长城文化节logo征集活动旨在广泛汇聚各方创意灵感与智慧精华,精心打造一款能够高度凝练长城文化节特色内涵、精准传递其精神气质的专属文化标识,为长城文化节注入更具时代气息与吸引力的视觉元素,进一步塑造北京长城文化节的鲜明品牌形象。

  黄花城水长城系列活动9月至10月呈现

  今年长城文化节期间,京津冀有哪些特色活动?

  自2020年以来,北京市连续6年举办长城文化节,通过深入挖掘长城历史、守护长城根脉、弘扬长城精神,带动更多市民群众关注长城、保护长城、传播长城文化。本次长城文化节构建了“1+4+N”的活动体系,除精彩的开幕式外,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等四场京津冀长城文化重点活动也将接力登场。

  其中,9月至10月,怀柔区黄花城水长城系列活动专场将精彩呈现,游客可在此欣赏水长城的独特风光,感受文化与自然交融的魅力,领略长城在不同环境下的别样风情。

  6月中旬,天津市黄崖关长城景区将举办京津冀长城文物主题游推介活动,深度挖掘长城文物资源,串联起一条充满文化韵味的文化之旅,吸引人们探寻长城历史脉络,感受长城文化的博大精深。

  9月中旬,河北省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举办京津冀长城保护成果国际传播活动,向世界展示京津冀长城保护成就,推动长城文化走向国际,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长城文化。

  京郊创新推出多项特色文商旅体活动

  长城文化节期间还将创新推出多项特色文商旅体系列活动,覆盖传统戏曲、现代文创、文物研讨、户外运动等领域。

  其中,门头沟区柏峪燕歌戏曲展演与密云区古北口长城庙会,让古老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昌平区“居庸山月”系列活动与延庆区北京长城音乐会,以旋律乐章营造诗意氛围,让人们在音乐中感受长城的壮丽与豪迈;怀柔区箭扣长城保护对话聚焦长城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汇聚各方智慧,为长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密云区长城摄影展与北京长城主题文创大赛,用镜头和创意展现长城新活力;长城越野挑战赛与离退休干部夏季徒步大会,让人们在运动中感受长城的豪迈与精神激励,倡导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5月13日,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图为开场节目《长城谣》。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热点1

  1954年至今八达岭长城已接待54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

  5月13日,在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上,《外国领导人登长城》系列微视频(三期)正式向全球发布。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人类和平与友谊的文化纽带。自1954年至今,八达岭长城已接待54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金色名片”。《外国领导人登长城》系列微视频(三期)共10集,选取新西兰、英国、西班牙、印度、南非、委内瑞拉、几内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秘鲁10国领导人的长城故事,借助“国际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通过“长城精神”展现“北京文化”。

  据了解,《外国领导人登长城》一期、二期、三期共推出46集系列微视频,通过历史影像与当代叙事交织,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互鉴,传递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起一部跨越时空的“长城外交影像志”。即日起,作为2025北京长城文化节的重要成果,《外国领导人登长城》系列微视频(三期)将通过境内外媒体平台向全球推送,让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

  发布活动现场,主办方代表向斯里兰卡大使馆参赞尼兰卡·帕里帕纳、几内亚大使馆二等秘书孔戴·穆斯塔法等驻华使节和国际友人赠送“长城之礼”。系列微视频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等联合制作。

  热点2

  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举行专家学者共话长城遗产保护

  5月13日,以“守护文化遗产 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延庆区举行。此次论坛共设置主论坛、青年论坛两个版块,汇聚了长城保护、价值挖掘、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京津冀及长城沿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机构代表,以及国际社会专注长城文化研究传播的外交人员和国际友人,共同探讨长城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主论坛在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后举行。论坛共分为“保护·矢志坚守”“传承·文脉赓续”“发展·创新蝶变”三大篇章,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主旨演讲,共同探讨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的实现路径。

  当天下午,青年论坛在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党建广场举行。石峡村村民代表、长城保护员代表刘红岩,以生动的语言宣讲汇报了《一封回信,一份嘱托——我与长城的不解之缘》。论坛期间,与会嘉宾还前往石峡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石峡村“百千工程”的进展情况及村庄的未来发展规划。

  

  5月13日,2025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青年论坛在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举行。图为参会人员在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