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创近14个月新高。 新京报记者 张晓翀
居民消费
CPI同比由降转涨 核心CPI继续回升
6月份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食品价格降幅略有收窄。6月份CPI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食品价格降幅小于季节性,工业消费品价格由降转涨,服务价格稳中有涨。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指出,上半年CPI累计同比为-0.1%,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更能反映基本物价水平的核心CPI累计同比上涨0.4%,都处于明显偏低水平,表明当前国内物价水平稳中偏弱,其中消费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这为下半年货币、财政政策持续加力促消费扩投资,有力对冲外部波动提供了充分的政策空间。
对于后续CPI数据的走势,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团队表示,后期食品价格或将稳中有降,能源价格承压概率较大,核心CPI可能继续上升,预计CPI整体将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
工业生产
PPI环比下降0.4% 降幅与上月相同
6月份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认为,PPI环比下降主要原因包括:国内部分原材料制造业价格季节性下行;绿电增加带动能源价格下降;一些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价格承压。
受环比下降及对比基数变动影响,PPI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董莉娟指出,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加力扩围带动部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回升;三是新动能积聚带动部分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