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版 特别报道

新京报提升全国经济服务能力,以实际行动赋能长三角地区

新京报贝壳财经长三角运营中心成立

2025年07月16日

  新京报讯(记者阎侠)7月15日,“中国经济:开放与韧性共生长”2025贝壳财经年会上,新京报贝壳财经长三角运营中心正式宣布启动。这是新京报提升全国经济服务能力,以实际行动赋能长三角,在首都北京与长三角地区之间架设财经传媒桥梁的重要措施,也标志着新京报贝壳财经的全国布局战略又完成一次关键落子,财经媒体深度融入国家战略的新范式正在加速进行。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这里已然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33万亿元,进出口总额在全国占比达到近四成,聚集了数百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这片约占全国面积4%的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汇聚资本、技术、人才与数据。

  2024年7月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大湾区运营中心启动,既体现了新京报对大湾区未来发展潜力的信心,也是对自身服务能力的一次针对性升级。如今,长三角运营中心应运而生,成为连接政策端、资本端、产业端和公众端的“超级接口”。新京报贝壳财经将以媒体的专业、数据的洞察、平台的链接,助力长三角成为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伴随新京报贝壳财经长三角运营中心启动,资本的目光将更加聚焦这片江海交汇之地,中国故事的长三角篇章也会写下更生动的财经注脚。

  自2020年起,贝壳财经年会始终紧紧围绕中国经济发展主题,集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的智慧,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目前,已经累计邀请355位国内外大咖,举办60场主题论坛,微博话题阅读量10亿+,直播全平台观看量过亿,亮眼的数据不仅彰显了贝壳财经年会的广泛影响与强大吸引力,更印证了其在经济领域的专业高度与权威地位。5年时间,贝壳财经年会已成为汇聚政府、企业、学界等各方力量的重要平台,促进深度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贝壳财经是新京报旗下独立财经品牌,于2020年8月正式推出。经过多年发展,贝壳财经已经形成了全媒体、立体式、多元化、多平台共享分发的传播格局,拥有图文、视频、音频、数据等多类产品,全网矩阵覆盖1.8亿人次。贝壳财经以其专业、权威、深度的报道,赢得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信任和认可。

  

  7月1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长三角运营中心”正式宣布启动。

  关注1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参编标准落地 首批认证园区亮相

  7月15日,由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联合编制的《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迎来重要里程碑。在各方代表的共同见证下,首批通过该标准评价的零碳园区在贝壳财经年会“ESG的全球实践与中国答案”分论坛上正式授牌。

  《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今年出炉

  3月18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编制的《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T/CECA- G 0344- 2025)团体标准正式由中国节能协会颁布实施,为零碳园区的建设与评价提供了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标准化依据。《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涵盖了零碳园区建设的多个维度,内容丰富且翔实。在建设要求方面,标准从零碳园区创建和评价原则、零碳园区基本要求等都提出了具体且明确的要求。

  在评价要求上,标准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多个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从基本合规要求、基本管理要求、管理体系与激励机制、能源结构与能效水平、产业布局与循环链接、建筑与设备运营管理、排放监测与排放量化、减排实施与抵消措施等多个角度对园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不同等级,直观反映园区的零碳建设水平,便于园区找准自身定位,明确改进方向。

  这一标准的制定,不仅是新京报社践行ESG的一次尝试,更是媒体发挥桥梁作用、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实践,是新京报社探索“媒体+产业”赋能模式、助力“双碳”目标落地的关键一步。

  首批零碳园区落地

  经过严格的评估与认证,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智谷新质园、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中德青岛海尔工业园园区成为首批通过《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的园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智谷新质园作为代表在“ESG的全球实践与中国答案”贝壳财经年会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正式被授牌。

  会上,在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原监事会主席赵华林、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兼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军涛的共同见证下,钛和认证(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开成给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智谷新质园代表颁发了零碳园区证书。作为首批获评的零碳园区代表,周浦智谷新质园在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园区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能效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大幅降低。

  据悉,周浦智谷新质园零碳园区创建项目由固特安能捷提供“诊断、投资、改造、运维”一站式服务;二期工程聚焦园区能源结构转型,建设1.2MW 分布式光伏电站;三期工程聚焦园区新型电力系统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建设用户侧储能电站与智能微电网平台,为园区接入上海市虚拟电厂平台打下用户侧负荷管理基础。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关注2

  “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生态伙伴计划”启动

  7月15日,贝壳财经年会“ESG的全球实践与中国答案”分论坛在上海举办。会上,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与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等机构联合启动了“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生态伙伴计划”;与此同时,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联合编制的《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也迎来首批零碳园区落地。

  贝壳财经年会上,新京报社副总编辑孙浩、中国节能协会副秘书长兼碳中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军涛作为双方代表同步启动了“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生态伙伴计划”,该计划旨在整合政策、技术、资本与媒体资源,为零碳实践提供全方位支持。下一步,“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生态伙伴计划”会通过媒体传播、资源整合、案例推广等方式,推动更多园区和工厂加入零碳行列。

  近年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不仅关注零碳议题的传播,更希望发挥平台作用,推动政策、技术、资本与产业的深度对接。下一步,新京报零碳研究院还会加入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零碳园区零碳工厂中国行”系列活动,深入一线调研,挖掘优秀案例,为零碳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随着首批零碳园区的落地和生态伙伴计划的启动,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的ESG实践已从标准制定迈向实践深耕的新阶段。此次首批零碳园区的授牌,不仅是对先行者的认可,更是对行业绿色发展的有力号召。未来,随着“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生态伙伴计划”的推进,更多企业、园区将加入零碳行动,共同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注入新动能。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生态伙伴计划”启动。

  

  首批通过标准评价的零碳园区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