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点
据报道,7月27日晚,多名网友发视频反映,山西太忻大道上有多辆汽车爆胎。视频显示,在太忻大道前往太原方向的一段道路上,有不少汽车打着双闪停在道路右侧的应急车道上,车主们正在路边查看车胎情况。
28日,记者就此事联系当地多个职能部门,却未能得到明晰的回应。忻州交警支队表示“并不了解情况”,阳曲县(太原市辖县)交通运输局回应称“该路段不归我们管”,太原市城乡管理局则回应“相关问题归市政部门管理”,而太原市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并不清楚情况,需核实后给予回复。
“连环爆胎”不是单辆车的偶发事件,而是多辆车在同一路段相同的遭遇。当地相关部门的“一问三不知”式回应,显然难以令人满意。
而同样问题曾在此前反复出现。这条2022年9月实现全线通车的城际快速路,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已发生多次多车爆胎事故,网上甚至出现了“避坑指南”。对此,相关部门理应予以足够重视,尽快查明此次爆胎原因,给无辜遭殃的车主们一个说法。
目前,有车主反映,该路段是一条快速路,路面不平,还有很多凹陷下去的坑,如果车速快,轧到了坑就很容易爆胎。也有人称该处约30米就有一家补胎店。究竟是公路建设质量问题,还是有人故意“使坏”,相关部门都不能不闻不问。
而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路本身因维护不当或自然原因破损,且公路管理机构未能及时修复或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损害发生的,公路管理机构可能需承担一定责任。
一条城际快速路,如果总因为路况原因导致车辆爆胎,也折射出背后一系列复杂的管理与责任问题。而此次多个部门的推诿式回应也说明,当初暴露的问题可能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相关地区政府应以此次事件为契机,从明确产权归属、建立常态化的道路巡查与维护机制等方面入手,彻底解决“连环爆胎”这一难题,让这条大道真正成为便民、利民的快速通道,而不是陷入“媒体曝光—应急修补—再次爆胎”的循环中。□流水(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