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平谷安全扛过了雨夜,暴雨预警也从红色降为橙色。
7月27日夜里至28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降雨,让平谷区镇罗营镇、黄松峪乡、金海湖镇一些村庄受了灾。镇罗营镇关上村是受影响最大的村庄之一,村里的一些道路被冲坏了,断水、断电、没信号。7月28日,新京报记者前往村庄探访时,村内一条小河水流依旧浑浊、湍急,镇村干部正组织关上村以及周边的多个村子整村集中转移,3000余村民从村庄搬到了临时安置点。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7月28日,平谷区镇罗营镇关上村,抢修人员前往受灾点。
7月28日,平谷区镇罗营镇关上村,村民被安置在安全地带,准备转运。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薛珺
暴雨袭村 有村民被困房顶
“刚开始,雨还时急时缓,后来突然就大了,持续了好一阵,我们不敢出去。”关上村一位村民向记者讲述起当晚的情况。
镇罗营镇位于平谷区北部,景色秀美。暴雨前,这里曾是不少游客京郊度假的首选。暴雨袭来,穿镇而过的镇罗营石河携带泥沙而下,沿线的一些村庄受损。
7月27日夜里,暴雨袭来,水从山上滚滚而来,流进了关上村,好在,村里的险户早已提前转移。住在家里的村民,有人一直担心房子漏水、进水,把家里的水桶和大一些的盆都找出来备用,有人半夜多次从床上爬起来,望向窗外,漆黑的夜,被降雨的声音填满……村民们度过了漫长的一宿。
7月28日天刚蒙蒙亮,同样一夜未眠的村干部、网格员赶忙穿上雨衣、雨鞋,急匆匆地巡村去了。
“村东的大坝都被冲毁了,天气预报说28日晚上还有雨,接到上级通知,关上村以及周边村子得整村转移。”关上村57岁的网格员张守付介绍,他们在巡村、转运村民的时候,发现有村民为了躲避积水,已经爬到了房顶上。村“两委”班子、网格员立刻找来救生圈、绳子和木梯子,臂力好的负责扶着梯子,年轻、腿脚灵活的负责爬梯子,上房救人。
受降雨影响,关上村村口西桥也在强降雨中被损毁,整村被困。救援力量历经3小时紧急抢通生命线。
7月29日上午,平谷区金海湖镇将军关村附近的平兴路上,大型设备正在现场抢修。
全村转移 救援公交车摇摇晃晃涉水缓行
7月28日中午,村里的水慢慢退了,村民们开始收拾包裹,带上衣服和简单的日用品准备转移。政府调派的一批批公交车沿着村口一条林荫公路驶进村庄。邻近村民上车点的路段,有积水和碎石,车子只能摇摇晃晃,涉水缓缓前行。
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路面积水已经没过脚腕,每走一步,水便会不断往鞋里灌。“救援车辆往前走,小型车辆先别往前开了,容易拖底。”路窄、车多,积水中,一位民警反复提醒着过往的车辆,黑色的鞋子和裤管都湿透了。
记者蹚过积水路段,见到了等候乘车转移的村民。“中午网格员敲门,让我们准备准备,下午转移到其他地方住两天。”36岁的刘先生住在核桃洼村,大雨袭村那晚,他并未像关上村村民那样彻夜未眠。“听到雨声了,但是家里房子地势比较高,又是新盖的,心里还算踏实。”
77岁的赵洪才坐在乘车点附近的一个台子上休息,手里拄着拐杖。他背着一个小双肩包,看起来很空,和其他拎着大包小包、着急上车的村民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大雨,赵洪才并非第一次见,“9岁的时候,就下过一次大雨,也是天快亮的时候下的,村里也都是积水。”赵洪才说,知道他腿脚不便,村里专门找车接他和老伴儿来到乘车点。“路不远,但全是水和淤泥,对于腿脚不便的人来说,走起来很费劲。”老两口50多岁的大儿子不肯走,执意要留在村里帮忙,“他在村里算年轻的,这时候多干点,应该的。”
“老人先上车,年轻人扶着点儿老人和孩子。”谈话间,传来志愿者的阵阵吆喝声,一批又一批的村民乘着公交车,离开了村子,被送往附近的安置点。
网格员巡村磨破双脚 顾不上吃饭、喝水
在乘车点的一张桌子上,堆放了好几张白纸,密密麻麻写满了已转移村民的名字。张守付清点着纸张上的名字,生怕漏了谁。他在关上村做网格员三年了,村里每一户的情况,他都熟悉。“老赵家来了吗?”张守付一边嘟囔着,一边习惯性地摸手机,想要打电话找人。“哦对,背着村民转移的时候,电话不小心掉水里,用不了了。而且有手机也没用,没信号。”说完,便转身往村里去寻人。
从27日夜里至28日傍晚,张守付巡村、找人、帮着转移村民,不停在村庄和乘车点之间跑动,脚上的一双齐膝黑胶雨鞋里,满是倒灌进去的雨水,双脚被泡得发白,有多处伤口,“不光我一个人,大家伙都忙得团团转,顾不上吃饭、喝水。”
张守付口中的大家伙儿指的是关上村以及周边几个村子的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网格员。暴雨预警拉响后,平谷全区各部门以及乡镇、街道的基层干部都在与暴雨鏖战,镇罗营镇的镇、村干部们更是如此。
夜幕降临,新京报记者跟随村民来到农业中关村学院华夏管理学校基地,关上村近900名村民被临时安置在这里。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临时安置期间,村民的一日三餐均由镇里负责提供。当天的晚饭,有土豆炖肉、炒菜、米饭、馒头和汤,村民领到手的时候,饭还是热乎的。“吃的、住的,都挺好的。”一位村民说。
一夜有惊无险 29日中午预警降级
7月29日清晨,平谷安全扛过了雨夜。中午,暴雨预警也从红色降为橙色。
在村子里,记者见到了消防、武警等抢险救援人员,他们用担架把行动不便的老人一位一位从家里抬到乘车点。“慢点,慢点。”遇到颠簸的地方,还会互相提个醒,尽量让老人安心。见救援人员有些累了,随行的家人也会叮嘱说,“累了就歇歇,没关系的。”7月28日18时20分,北京建工城乡集团旗下金河水务救援队先锋部队6人小组在山区断网、断电的情况下,徒步7公里进入核桃洼沟,救回两名失联的村民。
镇罗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佳音介绍,此次降雨,镇罗营镇共16个村转移人员3000多人。
救援数据7月27日至28日,平谷区转移12879人次,启用体育馆、酒店、学校、村委会、民宿等安置点40处。平谷区公路、住建、园林、市政、水务、科信、消防、部队和社会各类队伍34支1073人保障力量备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