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九三阅兵还有7天时间,8月2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正式面向中外媒体开放。
新闻中心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宾馆,这里也是每年全国两会新闻中心所在地。开放首日,新京报记者现场探访发现,新闻中心有多处变化。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8月27日,北京梅地亚中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媒体记者在新闻发布厅出镜报道。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记者工作区灯光变亮了
进入新闻中心一层,迎面即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背景板,红底黄字,以中英文双语显示,上方为此次纪念活动标识,由长城、橄榄枝、“80”等元素组成。上午11点,媒体记者陆续到场,在背景板前完成此次活动的第一篇出镜报道。
在新闻中心一层的另外一侧,设置了记者工作区,提供打印服务、官方图片服务等,同时安排茶歇,满足记者报道需求。
记者注意到,现场除了原本的圆桌、软椅外,这次特别增加了长条形办公桌,桌面更加宽大平整,方便记者办公。与以往相比,工作区的灯光也明显更亮。据工作人员介绍,灯光根据记者们的工作习惯做了适当调整。中国邮政还在现场放置了一台自动打印机,扫码可打印纪念活动明信片。
新闻发布厅布置约200张红色座椅
新闻中心二层的多功能厅作为此次纪念活动的新闻发布厅,活动期间,这里将举办3场记者招待会、3场记者见面会。目前,新闻发布厅已经布置完成,背景板、发布台、座椅、灯光音响等设备均已就绪。
每年的全国两会记者会一般都在这里举行,不同的是,座椅和背景板的颜色从两会时的蓝色变成了红色,椅套上还有中国结等民族元素,加上暗红色地毯的衬托,一眼望去满目红色。记者粗略统计,现场摆放约200张座椅,但根据经验,实际到场记者往往会超过这一数字。
8月28日上午10时,这里将迎来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北京市有关领导将出席,介绍纪念活动筹备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
69张照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阅兵
二层新闻发布厅外,布置有历次阅兵图片展,通过69张照片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阅兵。记者看到,有1949-1959年、1984年、1999年、2009年和2019年的国庆大阅兵,以及1981年、2015年、2017年的阅兵现场照片。
图片展的第一张照片是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时留下的一张黑白照片,参加分列式的骑兵部队正骑着马经过天安门广场。沿时间轴看下去,照片逐渐从黑白变为彩色,清晰度逐渐提高,照片中的武器装备也愈发先进。现场多位媒体同行表示,九三阅兵当天,他们最期待的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武器装备集中亮相。
根据官方目前披露的消息,这次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数量型号达上百种,是继2019年国庆大阅兵后我军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
这其中,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比如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很多都是大家关注的明星装备。同时,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都是首次对外展示,具体包括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系统等。
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受阅的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都比较高,充分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 提醒
今天举行抗战纪念活动首场记者招待会
新京报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将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3场记者招待会、3场记者见面会。
今天10时,举办第一场记者招待会,外交部部长助理洪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将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有关筹备进展,并回答记者提问。
扫码观看记者招待会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