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都是站着吃饭,吃完便离开,没有必要安装座椅。”据报道,9月12日,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一中学食堂未设座椅,所有学生均站着就餐,相关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9月13日,学校工作人员回应第一现场称,该校食堂一直未设置座位,还表示此举并无其他目的,属于学校传统,并强调该食堂曾被评为“省级优质食堂”,饭菜营养丰富。
让学生站着吃饭,是违背素质教育要求、违背教育规律的功利化、短视化管理行为,对这样“只育分不育人”的做法,要明确制止。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学校让学生站着吃饭,还有不少网友支持,理由是“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站着吃饭确实可以提高吃饭效率”等。
这或许也是学校坚持这样的“传统”的底气所在。让学生站着吃饭,迎合了“以学习为中心,提高学生分数”的功利诉求。但即便所有家长都支持,学校也不能这样做。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
据报道,有医生也指出,5分钟—8分钟的快速进食、狼吞虎咽、跑着去跑着回、站着吃饭等,都是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考虑到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胃肠道比较敏感脆弱,家长和学校应对吃饭时间问题引起重视,下课后至少要预留3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进餐。
面对学生下课飞奔着去吃饭、全体学生站着吃饭的场景,必须追问的是,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不要再把这些场景解读为学生刻苦、拼搏、奋进。这是不顾学生身心健康的急功近利做法,这样的“学校传统”不要也罢。
2024年,教育部开展了针对基础教育的规范管理年活动,其中就涉及治理基础教育学校日常管理失序的问题。此事中,学校让学生站着吃饭,就是典型的日常管理失序,需要严加治理、及时纠正。□蒋理(媒体人)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