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字节跳动在全国30个工区开展线下员工公益活动。AI科普社团跳跳糖浪潮AI公益社团(下称:浪潮AI)展位前,不少人跃跃欲试。活动前社团群还只有300多人,而团长舒楠活动结束后再看,人数已达到了1278。
科技公司员工对AI感兴趣并不意外,同时外界也涌现出对AI的求知欲。字节跳动跳跳糖员工公益团队代表夏夏表示,今年以来,字节跳动员工公益收到了许多AI科普的外界诉求,主要来自中小学师生、大学生、老年人等群体。而AI也让员工参与技术公益的门槛变低、周期更短。
AI还成了公益宣传窗口。活动现场,跳跳糖公益社团的成员将印有AI创作图片的冰箱贴发给参与公益互动的员工。这些AI生成图片的提示词是过往受助儿童所创作的诗歌。 文/刘畅
AI科普帮助普通人改变生活
舒楠在字节跳动做了5年多的产品经理,一直保持着对公益的热情。
今年上半年,AI科普开始出现在员工公益活动项目中。舒楠参与两场相关活动后意识到,不少青少年对AI感兴趣,于是创办了浪潮AI。
成立以来,浪潮AI两周一次线下活动,去过北京、陕西、贵州等地,目前共100多(人次)志愿者参与到17场活动中,覆盖2900多人。
据舒楠观察,青少年群体接触的教育资源不同,对AI的认知也不同。贵州六盘水海嘎小学的学生在顾亚老师影响下用AI玩音乐;江西景德镇希望小学的学生还处于培养兴趣的阶段;北京的学生更专业些,甚至能主动讨论机器人、自动驾驶相关话题,识别AI骗局。
“AI科普能帮助普通人真正学会用AI改变生活。”舒楠说。今年他第一次在北京三里屯教老人们使用AI生成图片、视频时,学会后,老人们都很高兴,表示自己终于有了发抖音的素材,“他们常常想发抖音但没有素材”。
浪潮AI还会教老人们如何让豆包成为生活小助手,例如问它在500元预算范围内如何招待朋友。在AI诈骗成了社会风险的当下,浪潮AI也会教他们如何预防。每当科普结束后有人问起“下次什么时候上课”时,舒楠都认为这样的投入有意义。“单纯上一节课的作用有限,只有持续对某个群体产生影响才是公益的核心。”
浪潮AI社团成员中有来自字节各团队的员工,既有擅长技术的工程师,也有内容运营人员。舒楠本人是一名商业化产品经理,在他看来,“给小朋友、老年人科普AI不用太深入。如何以普通人视角传递一件有趣的事,能听懂你表达的内容,其实大部分人都能做到。”
目前字节共有110个员工公益社团,服务人群覆盖视障人群、城市流动儿童、乡村儿童、社区人群等群体。当这些群体衍生出了解AI的需要时,相应的社团也会将AI科普纳入活动范围。类似浪潮AI一样具有AI科普能力的员工公益社团,字节内部已有10个。
AI降低员工参与技术公益门槛
“今年我们收到外界许多对于AI科普的诉求。目前接触比较多的是青少年和教师群体,剩下的分别是老人群体和基于社区的需求。”夏夏说。
为此,字节内部使用的员工公益产品“跳跳糖公益盒子”在今年1月上线了“Hello AI·跳跳糖公益行”项目(下称:“Hello AI”项目)。该项目与公益机构、学校等社会单位合作,面向青少年、老年等群体,开展线上线下课程、工作坊、训练营、讲座、开放麦、赛事等形式的AI科普。
“Hello AI”项目上线前,字节跳跳糖员工公益也开展过与技术公益相关的活动,例如发起为某类群体开发APP等应用程序的比赛。“这与互联网产品研发相似,需要产品、设计、研发测试等业务的员工志愿者参与,组建虚拟小组。”夏夏印象中,这类活动的投入通常都比较重。
去年,跳跳糖员工公益发起“彩虹熊熊诊所”活动,希望通过游戏帮助肿瘤患儿进一步认识就医流程和环节,其中一个项目小组的demo(可理解为样品)都花了十几、二十个小时完成。
而AI让员工参与技术公益的门槛变低、周期更短。“今年再参与比赛时,志愿者可以通过AI开发网页或APP,几乎即时生成代码,也更便捷了。”夏夏说。
今年,跳跳糖员工公益发起了基于AI编程的技术公益创新比赛,舒楠参加了上述比赛,平时他也不断在用AI生成应用或AIGC创作作品。“通过AI科普,我也能学习如何使用AI,能认识更多的人、让大家都参与其中。”舒楠说,下一步他打算联合其他员工公益社团拓展AI公益场景,例如用AI帮助公益机构制作海报。
(志愿者均为化名)
舒楠在贵州海嘎小学上AI科普课。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