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点
通风井又出事了。
据报道,9月21日晚,西安航天基地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9月20日20时14分,公安接警,航天基地航天新佳园二期小区发生一名11岁男童坠落通风井事故。
经公安机关调查,该男童在同学家吃完饭后,与3名同学玩捉迷藏游戏,该男童到28号楼单元门西侧两个墙体之间,此处设置了1立方米大小的泡沫隔离物,该男童侧身挤进后,不慎从未覆盖严实的通风井口坠落至负三层。当晚,该男童被救出后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这一则通报,让人心痛不已。又一个年幼的生命被黑洞洞的通风井吞噬。
近年来,因通风井、井盖等引发的悲剧已出现多起。2022年8月4日,四川内江城区,7岁女孩萱萱随奶奶到亲戚家串门,和亲戚家两名小孩到楼顶平台玩耍时遭遇不幸。萱萱从26楼通风井坠下,不幸身亡。
这些悲剧发生的背后,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暴露出城市和社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在工程设计中,往往需要设置通风和排气通道。通风井就是一种这样的设施。表面上看,以上事故中,通风井是“祸首”。但这类悲剧频发,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通风井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问题才是关键。
以此次西安事故为例,调查初步认定该事故是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系建设单位对通风井区域安全防护不到位,物业日常管理责任不落实,未对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辨识,未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
目前,3名相关责任人已被控制。但无论如何惩罚责任人,已无法挽回男童的生命。血的教训再次昭示,只有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倒逼物业等相关人员负起职责,才能堵住安全漏洞。
同时,社区、学校和家庭也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们了解通风井等设施的潜在危险,避免因贪玩而置身危险之中。
通风井、小井盖,关乎大安全。只有各方切实履行责任,才能守护好人们“脚下的安全”,让类似悲剧不再发生。
□新京报评论员 柯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