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版 社论

智驾神器“托管”方向盘,是给公共安全“埋雷”

2025年09月26日

  ■ 视点

  据报道,为应对日益突出的智能辅助驾驶不当使用行为,车企正持续升级驾驶员监测系统(DMS),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机制。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部分车主通过使用电容感应绒布、配重环等方式刻意规避DMS监测,低头玩手机、闭眼休息甚至躺平睡觉。网络上,还有商家公开销售此类“辅助神器”,并附“破解教程”。

  部分车企为了销量,销售时将“辅助驾驶”宣传为“自动驾驶”,导致部分车主过度依赖智能辅助驾驶,引发多起事故。为防止车主“托管”方向盘,不少车企已推出以视觉识别、多模态生物识别、物理反馈联动为核心的DMS解决方案,最大限度避免风险。

  但市场上出现多款能躲避DMS监测的“智驾神器”,看起来能够帮助车主解放双手,实际上是在给车主制造交通安全事故;即使侥幸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也在帮助车主违法驾驶。

  部分车主通过这类“智驾神器”来作弊,这就是给驾驶安全“埋雷”,一旦车主心存侥幸、酣然入睡,而车辆在系统控制下发生偏差,很可能发生车毁人亡的悲剧。从这个角度讲,该“智驾神器”是帮凶更是“刺客”,不仅会“刺伤”车主,还可能“刺伤”其他无辜的车辆和行人。因此,必须彻底整治这种“智驾神器”。

  从车企角度来说,要通过升级DMS监测技术,有效破解这类作弊手段。从执法角度分析,要通过摄像头和交警执法,倒逼车主不敢使用“智驾神器”。

  特别要对车主加强技术、法治、安全教育,既要让车主明白目前我国配有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多是L2级别,需要驾驶员全程监控并准备随时接管;也要让车主看到,车主“脱手”驾驶已经引发多起交通安全事故,起到警示效应。

  根据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的商品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而这种“智驾神器”明显违规。因此,也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车企销售行为,并督促电商平台对这种作弊产品封杀,使其没机会面向市场。

  □冯海宁(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