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烽火侨批——从战火中的侨批看华侨赤子心、家国情”展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十展厅面向公众免费展出。
“侨批”又称“银信”,是指近代以来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海外华侨华人主要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国内家眷和亲友的汇款(“银”)凭证和家书(“信”)的合称。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会议批准其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展览分为“山河破碎 觉醒之声”“血色家书 苦难见证”“国民职责 毁家纾难”和“抗战到底 必胜信念”四个篇章。
第一章“山河破碎 觉醒之声”聚焦“九一八”事变后华侨的爱国觉醒,展现了华侨对“不抵抗主义”的愤慨、航空救国的热忱。
第二章“血色家书 苦难见证”以侨批为“血泪账本”,记录日军暴行。美国华侨李伸圣信中“韶关于西历十月廿三号及廿七号被日机连炸两次”的忧虑、新会县荣源信中“日本在各处高山设立炮台,时常向各村乡发炮轰击”的苦难、余炘和信中“敌机轰炸三埠……计死伤四十余人”的惨状,再现家园破碎的至暗时刻。
第三章“国民职责 毁家纾难”展现华侨“有国方可言家”的担当。展览展现法国华侨刘炳良信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捐救护车支援八路军的行动、侨领司徒美堂主持“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募集捐款的壮举。此外,展区聚焦海外华侨青年在“飞虎队”和中国空军中的贡献,讲述陈文宽参与开辟“驼峰航线”、张益民等华侨青年殉国的故事,彰显华侨“以血肉筑长城”的决心。
第四章“抗战到底 必胜信念”通过侨批中的“胜利宣言”传递信心。美国华侨方文仕信中“将来胜利,当必熟(属)于我”的笃定、华侨陈钦扳信中“吾也望中国最后胜利,得到一个世界上一大强国”的期盼,以及抗战胜利后侨批中“做个不平凡之人”的奋进之志,用真情实感向观众传递华侨的必胜信心与美好愿望。展区同时展出了多地华侨庆祝抗战胜利的历史照片。
此外,展览现场设置了“听侨批”装置,公众可聆听侨批文字转化的“烽火之声”,还可以在留言墙写下观展感受。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