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版 北京新闻

字节跳动助力打造北京数字时代“新非遗”

亿级流量投入,AI拓展内容边界

2025年10月23日

  近期,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上演了一场特色非遗巡游,多位抖音创作者身着汉服、云锦等各地特色非遗服饰,手持非遗鱼灯等物件,与现场游客热情互动。

  这是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下称:非遗周)的一角。10月17日至21日,非遗周在京举行,字节跳动作为合作单位,现场落地了“抖音非遗嘉年华-北京站”系列活动,开展“非遗发展共创营”、抖音非遗展区、老字号非遗市集、非遗达人巡游等多项活动。

  其中,“非遗发展共创营”聚集了31个北京地区非遗项目的45位传承人以及机构负责人。他们在活动期间携各自的非遗展品与创作者进行自由分组对接,针对北京特色非遗达成了多项视频拍摄合作。

  “本次共创营的核心不是追求一时的流量和热点,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可生长的非遗传播新生态。”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芳强调,目前北京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4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3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18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48人。 文/刘畅

  

  抖音非遗创作者@王小潮在共创营现场分享。 受访者供图

  助力北京讲好线上非遗故事

  英歌舞、鱼灯、打铁花、羽毛风筝……这些非遗技艺在抖音出圈并非偶然。目前,抖音的非遗内容生态及作者矩阵已相对成熟,这为常年深耕线下的非遗传承人提供了破圈的可能。“很多长期从事非遗传播的作者对于应该与传承人合作产出什么样的内容产品是很明确的。”字节跳动企业社会责任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新增国家级非遗相关视频超2亿条,同比增长31%;1400万网友通过抖音分享非遗体验,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7499亿次,平均每天有6.5万场非遗直播。

  在“非遗发展共创营”项目中,非遗传承人可选择的合作作者范围相对广泛。上述负责人称,“非遗发展共创营”的作者标准较为开放。“非遗内容创作者是重点邀请对象,非专业的非遗赛道内容创作者也可以参与,但账号的画风和内容必须是正向的。”

  除作者粉丝可能产生的影响力外,抖音还对非遗优质内容提供流量等资源扶持。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抖音为非遗优质内容提供“抖音非遗计划”“非遗守护人”两个话题,“目前相关播放量已达几百亿次”。本次活动期间,抖音将以亿级流量助力北京特色非遗线上传播。此外,抖音还将为希望提高内容创作能力的传承人或作者提供线上培训机会,对优秀学员进行定向扶持。

  上述负责人表示,抖音还将根据节点组织传承人和作者们围绕特定主题开展集中创作,例如结合春节成功申遗背景开展的非遗贺新春活动,以及“非遗穿身上”“潍坊风筝”等活动,通常以月为单位。

  另外,字节跳动还通过AI技术打造非遗数字人“非非”,拓展非遗内容表达的边界。非遗周期间,“非非”将担任数字引导员,通过多国语言为观众提供讲解、问答、导览助手等人工智能服务。

  破局非遗内容商业化难题

  当前,非遗内容存在传播壁垒、制作成本高、商业形式单一等问题。“每位传承人的认知和所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可能比较积极、愿意对接,有的需要进行沟通,了解后意愿可能更强烈些,所以需要为传承人和作者创造彼此拉齐和碰撞的机会,讨论出可以落地的方案。如果传承人和作者需要合作拍内容,那平台就给予流量等资源扶持;如果谈的是商业化合作,平台也可以创造机会。”上述负责人说。

  他表示,字节助力非遗主要围绕人才、传播、市场化三方面展开,把内容热度做起来是第一步,第二阶段会引导传承人、非遗相关商家打造适合在抖音销售的产品或商品。“看当地的需求是什么、适合什么样的活动,再往前推进。理想情况是选定一个产业,让内容作者先把热度做起来,最终交易要靠在地的产业化运作或传承人已有的商业手段,打造出对应产品,一旦内容热度起来,当地商家马上能够承接相关的电商交易转化。”

  据上述负责人观察,例如北京的景泰蓝、玉雕等技艺线下产业基础较为成熟,抖音主要是为它们发挥流量优势,做好推广。

  “非遗产品在抖音电商平台广受欢迎。打铁花等平台热门的非遗内容通过抖音生活服务交易,也为各地文旅产业带来新机会。”上述负责人表示。据《2025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抖音电商中非遗商品年销量超65亿单,其中抖音搜索带动非遗商品成交量同比增长51%,抖音生活服务中非遗类线下商家数同比增长187% ,团购订单量增长173%。

  另外,抖音今年推出了非遗相关的直播礼物特效,传承人能够通过与抖音合作直播礼物的方式进行IP变现。

  “抖音非遗嘉年华”脱胎于字节跳动去年发起的“抖音非遗计划”,今年已经走过成都、北京等地,年内还将落地云南。“未来字节跳动将持续基于自身科技能力和平台优势开展非遗传播和推广工作,助力非遗更好地连接现代生活,推动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前述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