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版 社论

自封“玉皇大帝”“天道鸿元”何以坐大?

2025年11月04日

  ■ 观察家

  这种非法组织被短视频等平台“赋能”,其社会危害性也因网络便利而放大。

  手机上刷到“天道鸿元”的直播间,在主播“修行能祛病”的忽悠下,很多人成为信徒。

  据新京报报道,日前,中国反邪教网披露,2025年初,河南公安机关侦破“天道鸿元”案件。“天道鸿元”头目尚某增自称“昆仑童子”,在网络平台建立600多个账号,获得500余万次点击量,裹挟成员3000余人。几年的时间里,尚某增构建起一个拥有20余万粉丝的线上组织,以“消灾免难”“祛病赶鬼”为名,行敛财渔色之实,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在新闻评论区,有一条高赞留言引人注目:“这都啥年代了,还有人信这个?”这是来自网友的“灵魂拷问”,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的确,从报道来看,这个“天道鸿元”头目尚某增来自河南省许昌市的某村组,在家乡人眼里,就是一个普通的村民,各方面“资质平平”,毫不起眼。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依托并不高明的话术和手段却在网上圈粉20余万,还在现实世界拥有了数千信徒。人们不禁要问,他到底是如何得逞的?

  所谓“天道鸿元”,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类邪教”非法组织,核心“商业模式”相当陈旧,不过是自称“昆仑童子”“玉皇大帝”“紫薇圣人”,散播所谓末世论谣言,以跟随其修行“消灾免难”“祛病赶鬼”,对成员进行精神控制,进而敛财渔色。

  这些手段都很老套,并没什么新意。“天道鸿元”的最大新意,就是“与时俱进”地踩上了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快车道”,利用了算法推送的“扩音器”功能来扩张发展。这使得他比传统的“大师们”收获和收割信徒更容易,成本更低。

  而“天道鸿元”的受害者多为深陷生活困境、病痛或心理压力的人群,他们因对所谓“正法修行”的盲目信任而陷入骗局。短视频平台和算法即时抵达、圈层聚集的特性,恰好为这种需求提供了绝佳温床。

  显然,这种非法组织被短视频等平台“赋能”,其社会危害性也因网络便利而放大。

  “天道鸿元”案暴露出平台监测机制的缺陷和滞后。平台亟须提升内容识别的敏锐度与处理的精准度,并对违规行为设置清晰红线并严格执行。保护用户,亦是平台不可推卸的责任。

  同时,对这种“更隐匿、更灵活、更难管控”的网络原生非法组织,有关部门如何将监管关口前移,事前预防与事中管控相结合,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对公众而言,需警惕非法组织以宗教、传统文化为幌子的骗局。讲科学,讲常识,崇尚理性、文明,不搞封建迷信,不滑向蒙昧、偏狭,才不会让骗子得逞。□辛河(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