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属地定制、想改哪里改哪里。”据中新网报道,近日,在一些电商平台,修改IP属地的生意悄然兴起。记者在某二手电商平台看到,一些卖家甚至公然推销这一生意。
此前,为治理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现象,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透明,六大互联网内容平台在2022年同一天宣布“公开账号IP属地”。此后,大多数IP属地与手机用户在同一地。但也有异常情况,即IP属地和用户“两地分居”,这涉及IP地址分配机制、运营商网络架构等多重因素。
其中,人为修改IP属地,是最不能忽视的因素。有电商平台的卖家表示,修改为国内的IP属地一次15元、包月50元,一次修改后不发微博和评论,IP属地就不会变。修改IP属地全程由买家自己在手机端操作,卖家不需要登录买家的微博账号。言外之意,修改IP属地既廉价又方便,也不会涉及买家个人隐私。
但如果有人花钱随意修改IP属地,既有可能上当受骗,也可能触犯相关法律。
从理论上来说,一个手机用户更换物理地址后,如果没有登录过自己的社交账号,IP显示的属地可能还是之前的地址。但如果在新地址登录社交账号,IP属地大概率就会转换。也就是说,不排除某些商家并没有真正修改IP属地,却以提供修改服务为由进行牟利,这就涉嫌虚构服务构成欺诈。所以,想花钱更改IP属地的人别被“割韭菜”。
倘若通过花钱更改IP属地,故意制造虚假信息,用于牟利或相关非法目的,则涉嫌违反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乃至刑法规定。有法律人士指出,利用技术手段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帮助他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均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网络信息等犯罪。这对手机用户和商家都是一种警示。
各大头部平台“公开账号IP属地”,本意就是为了遏制虚假信息,净化网络空间,却被人为随意修改IP属地的“生意经”给消解了。这要引起各有关方高度重视。
作为社交平台的用户,需要理性看待某些人的IP属地,不要被虚假信息误导。相关方面也要从技术上消除客观因素,压缩人为作弊空间,还网络环境以真实、清朗。
□冯海宁(媒体人)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