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评论周刊·民间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评论周刊·民间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个“北漂”家长的呼吁:

学籍何时不再“爱”户籍

2011年05月28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公民声音

 我在某家中央级事业单位工作,但至今没有北京户口。我的双胞胎儿女,出生于湖北武汉,户口在武汉。2002年,我和太太到北京工作之后,儿女随我们到北京读书———那时他们还在上小学6年级。

 2003年,北京市为引进人才推出“绿卡”制度———工作居住证:获得“绿卡”的人才,可以享受北京市民的待遇,子女在上高中之前可以与北京市孩子一样上学、升学;三年后持卡人可以申请北京户口。好不容易办好这个“绿卡”(有效期3年),结果我因故失业半年,期间无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也没有交个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没有工作,无法缴纳)。到2007年,该转户口了,北京市以没有连续交个税和“三险”为由,拒绝给我办理“绿卡”转户口手续。事实上,所有的绿卡都没有转户口。

 大人梦想破灭,孩子跟着遭殃。2007年,孩子从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中毕业,在北京参加了中考,获得高中录取资格。这时,问题出现了:如果他们在北京读完高中,因为没有北京市户口,不得在北京参加高考;如果他们在北京就读,因为与湖北老家的教材不同,回湖北高考则胜出可能极小。

 那么只能回湖北读书了。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在湖北参加中考,回湖北读书只能是“借读”。即便“借读”,也很不容易,不但要交钱,找好学校要找关系。经过几番折腾,“借读”成功———每人交借读费2万元,请客送礼不包括在内。

 但是他们成了“黑户”———没有学籍的学生。他们的学籍在北京读完初中就没有了,因此要交3万元“借读费”在武汉办一个学籍。

 2010年就要高考了,没有学籍就不能高中毕业,就无法参加高考。怎么办?

 硬着头皮去拜访教育系统任职的大学校友,他说很难办,取得高中学籍需要学生所在高中申报,区教育局批准,报市教育局同意,再报省教育厅给学号……

 从2009年春节后开始跑这件事情,然后在北京和武汉两地之间奔波,如此四五次。请客,送礼,说情,自不必多言。幸运的是,直到2009年12月15日,高考报名截止那一天,武汉市终于批准了两个孩子的学籍申请,给了学号。

 庆幸之余,我在想,在许多大城市,很多家长和孩子都遇到了、或正在遇到、或即将遇到和我一样的困境。如果他们没有我这样的好运气,孩子该怎么办呢?

 □林涧(职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