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故事
吴非 杂文家
如果教师仅以考试成绩的“名次”去评价学生,他就不可能观察到有价值的教育现象,更多学生也就会沉迷在“名次”中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高考结束,下一个热闹话题大概又是所谓的“高考状元”。其实,“高考总分第一名”与“状元”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现在还有“市状元”、“县状元”及“单科状元”,更是可笑。有报道称,恢复高考以来各省的“状元”累计数百人,追踪下来,竟没有突出成就者云云,似乎很失望。
以考试成绩评价人才,可能是社会偏见,因为这种测试未必能真正考查学生的创造才能,也难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性格。
我对学生高考考了多高的分,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我也没有给自己的学生排过名次。以成绩评价学生,往往有失偏颇,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盛行的时代。
1985年的一件事,记忆殊深。期末考试正在进行,物理老师到我办公室有事,有点后悔地说,试卷上有道题出得有问题,一会儿学生可能会叫苦。考试结束,我到教学楼有事,遇到散场的学生,我问物理试卷中那道题难不难。前三个学生埋怨:“难得不得了,我不会”,“考得一塌糊涂”,“这一题是错题,我乱做一通”;问第四位学生,他不慌不忙地用树枝在地上画出那道题的图形,指示说,这里有个符号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会有人认为难,但如此这般,就能做出来。
两天后,我在物理老师桌上看到改完的试卷,忽然想看看这道题答题情况如何。让我大感意外的是:那四个学生全做对了。——也就是说,有三名学生做对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对的,他们的学习处在盲目中,思维有些混乱,判断力不行;而第四位学生沉着镇定,思维清晰,他知道自己面对什么,要去做什么。考试是相对的公平,因而四个人都一样得分,而教师未必清楚四个学生的思维过程;到了高考阅卷,更是只认答案,不可能根据得分去判断学生的学习品质,知道他能学什么能做什么。
事情过去多年,我逐渐认识到,应当说,那一题只有第四个人做对了。因为如果一名学生没有基本的判断能力,他的考试,是在稀里糊涂中“蒙”对的,他的“正确”又有什么价值呢?这就像电视台搞竞猜节目,不过是娱乐一场。
我庆幸自己在从教之始,能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观察,并开始个人的思考和探索,这就让我对教育常识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重,并能一直把“坚守常识”当做发展的基点。教学工作中的创新也在教育常识的范畴,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人不断完善的过程,——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仅以考试成绩的“名次”去评价学生,他就不可能观察到有价值的教育现象,更多学生也就会沉迷在“名次”中而丧失学习的兴趣。(1)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