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京报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6:京报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炸灌肠不是肠

2012年07月2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吃了吗您呐

  □崔岱远(文化学者)

  北京的小吃有些名不副实,就比如灌肠儿。用清水把白薯粉和成坨后蒸熟,颜色青灰,略有些透明,拍一拍感觉很筋道,切开了里头还会有没完全融化的白色淀粉粒。别看样子不好看,用刀旋成不规则的菱形片,放在大铁铛里用油炸了,浇上盐蒜汁儿,吃起来喷香,这就叫炸灌肠儿。

  地道的灌肠儿不是切出来的,而必须是“旋”出来的,每一片都有薄有厚才好。唯有这样,才能炸出薄的地方焦香酥脆,厚的地方嫩软弹牙,吃起来焦脆中带有肥嫩的口感,有那么些吃肉的意思。如果全切薄了、炸酥了,那就变成排叉儿了。现在很多餐厅里卖的灌肠儿之所以不是味儿,往往就在于不是“旋”的而是切的。码放在盘子里看上去倒是挺整齐,不过吃起来可就没劲了。所以吃灌肠儿讲究不用筷子,而是拿牙签儿扎着吃,因为若是炸老了,扎不动;炸嫩了、散了,扎不起来。这吃法儿本身也是检验灌肠儿质量的手段。

  从前炸灌肠儿要用猪大肠上的那层网子油,也可以用炖猪肉上面的那层浮油,这样炸出来的灌肠儿不仅是脆的,而且是酥的,还有一股醇厚的肉香。遗憾的是,现在炸灌肠儿铺几乎都改用素油了,说是为了健康,灌肠儿变成了全素斋。这么炸出来的灌肠儿只能说是脆的,而不能说是酥的,火候掌握不好还发艮。

  吃炸灌肠儿必须要浇蒜汁儿。把大蒜瓣儿放在碗里,撒上些盐后用木制的蒜锤捣烂,然后再用凉开水一激,蒜汁儿呈淡淡的绿色。注意,蒜必须是捣烂的,而不能用刀切或拍,那是出不来蒜香气的。再是必须用凉开水,因为水一热了,就出蒜臭。另外捣蒜之前放了盐,蒜才不会乱蹦。若是能点上几滴香油,那味道当然更好。灌肠儿能咂摸出些肉的味道奥秘也就在这鲜辣的蒜汁上。不过,对于不吃生蒜的南方食客,大概永远也体会不到这份美妙了。

  黑漆漆的大铁铛里,炸得半焦的灌肠儿发出吱吱的声响,一阵扑鼻的浓香混合着浓烈的蒜汁味儿随风飘散,让人花不了几个钱就能过一把吃肉的瘾,这大概就是灌肠儿和“肠”的联系吧。炸灌肠儿这道典型“穷人解馋”的小吃,就是要用很便宜的原料做出诱人垂涎的味道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