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评论周刊·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评论周刊·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诗意的校园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大学小言

  □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定期在黑板上抄写值得推荐的诗歌,放在图书馆前或食堂附近,供过往的师生观看,这是香港中文大学“书写的力量”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古老,很手工,也很人性。

  香港中文大学的同事告知,读我《校园里的诗性——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学术月刊》2012年11期),看得他热泪盈眶。同事是位诗人,正痛感当今大学校园里诗歌的迅速衰落,故对我文章结尾那段话心有戚戚焉:“在我看来,谈论当下亚洲各国大学的高下,在大楼、大师、经费、奖项之外,还得添上‘诗歌’。对于具体的大学来说,愿意高扬诗歌的旗帜、能够努力促成诗歌在大学校园里的‘生长’,则自有高格,自成气象。”不过,赞叹之余,他还是有点困惑,问这是不是夜行者吹口哨,自己给自己壮胆?

  其实,我并不否认,相对于十九世纪的欧美大学,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大学,“诗意的校园”正日渐消失。但即便大趋势如此,不等于就没有抵抗的力量或可能性。在我看来,无论任何时代,诗歌都应该是大学的精灵与魂魄。只不过,今天的诗歌,不仅存在于课堂或舞台,更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北大有其特殊性,作为中国新诗的发源地,本就诗人辈出;加上北大新诗研究所及北大中国诗歌研究院的鼎力支持,确实比别的学校更有条件成为“诗歌的沃土”。在我看来,在大学阶段,与诗歌同行,是一种必要的青春体验。能否成为大诗人,受制于天赋、才情、努力以及机遇,但“热爱诗歌”,却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拘牵。因痴迷诗歌而获得敏感的心灵、浪漫的气质、好奇心与想象力、探索语言的精妙、叩问人生的奥秘……所有这些体验,都值得大学生们珍惜。

  其实,港中大也是一所有诗有歌的大学,不说早年著名诗人余光中曾任教中大十年(1974-1985),播撒下很多新诗的种子,至今还能听到遥远的回声;近几年北岛在中大筹办香港国际诗歌节,更是唤起了我们对“另一种声音”的追怀与向往。至于每年举办的“全港诗词创作比赛”,都有中大学生参与并获奖;近日更有中文系系友捐资,指定支持旧体诗的教学与研究……所有这些雅事,都让我看到香港社会的另一面。不过,最让我感怀不已的,是以下小小的场景。

  那天下午,微微细雨中,新亚图书馆门前,有个男生正在黑板上抄诗,那是一首新诗,作者我认得,是前年毕业的博士生。抄写者很认真,已经抄好了,后退两步,端详了一阵子,又走上前去,擦掉最后两行,重写一遍。我默默地观察,内心涌动着久违了的热潮。事后了解到,定期在黑板上抄写值得推荐的诗歌,放在图书馆前或食堂附近,供过往的师生观看,这是香港中文大学“书写的力量”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古老,很手工,也很人性。我注意到,面对这些散落在校园各处的小黑板,绝大部分行人熟视无睹,偶尔也有凑上前阅读或议论一番的。但不管观赏者是多还是少,抄写者对诗歌的热爱与虔诚,还是很让我感动。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