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评论周刊·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7:评论周刊·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2013,“累”且“勤奋”着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新京报
分享:

  ■ 语言跳蚤

  我们今天的群体性的累,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勤而无所”的累,是一种对未来不安的累,是陈志武教授所说的“以勤奋弥补制度资本不足”的累。

  年终了,大家都忙着总结。2013年11月,《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中开展了关于“2013个人的年度心情”的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别累”,还有人“越来越累”。与此相映成趣的是12月10日出炉的一个关于多国民众“勤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位居“勤奋度”榜首。

  一边是勤奋度冠绝全球,一边是“累”成为多数人的群体性情绪。始于忧勤,终于逸乐,一生如此,一年也是如此,这是国人的最自然不过的人生期待。但近年来,非土豪们每到总结的时候,看看工资单,看看日常消费CPI,前者如眉毛,后者如胡子。年初时,定下个愿望,再勤奋一年,勒紧裤腰带,攒够首付;到了年终,才发现,一年勤奋付诸东流,勤奋没能追得上房价涨幅。交着养老金,却不知能不能“老有所养”;交着公积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买房;想着公租房,却又担心自己的双腿跑不过奔驰宝马。想想奶粉吃什么牌子,想想孩子要不要读中国大学,想想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想想哪里没有霾……一年年,理想与灵魂变成了被赶出窨井的流浪人。

  “累”有两个常用读音,一个是第三声,一个是第四声,后者由前者变调构词而来:要想“累”积财富,要想硕果“累累”,要想高官厚禄“累”世不衰,就必须很勤奋,勤奋追求的东西多了,读第四声的“累”也就不远了;但成功的喜悦是能够冲淡甚至消释这些累的,正所谓“得个虾儿便喜欢,可怜数载理丝竿”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今天的群体性的累,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勤而无所”的累,是一种对未来不安的累,是陈志武教授所说的“以勤奋弥补制度资本不足”的累。

  因为工作关系,我去印度尼西亚的机会多了一些。每次去,我都会感叹于人家才是真正的地大物博,尤其是在西加里曼丹,那么大的面积,那么少的人口,想吃蔬菜、水果了,到田野里溜一圈,就什么都有了,蔬菜野生的,榴莲野生的,甚至连水稻也有野生的;不要说转基因了,杂交水稻人家都不吃。每当这时,我都会想,在印尼,饿死人的惨剧大概是不会有的吧。环境陶铸人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慵懒似乎是难以避免的。

  中国也“地大物博”,但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民族却以“勤俭”著称于世,可谓“克勤克俭,无怠无荒”。梁漱溟把“勤俭”排在中华民族品性之第二位,“此指习性勤俭、刻苦耐劳、孜孜不倦、好节省以至于吝啬、极有实利主义实用主义之精神等”。“勤”就意味着比别人要多付出于自己的追求,一般而言,付出愈多愈勤奋,收获也会愈多愈丰硕;在印尼及东南亚各国,华人以劣势人口支配优势财富,就是“勤”的证明,“勤”也由此成为一种民族荣耀。

  中国人喜欢喝茶,中国人的生命过程或者说中国人对人生的期待也像茶。朱熹曾说,“茶本苦物,吃过却甘”,恰如人生之“始于忧勤,终于逸乐”。人们喝茶,苦只是前奏、衬托,苦味过后的那一丝甘醇让人们忘却了苦,并由此更加坚定了要喝茶。

  所以,真正的“累”,正是为了某个时刻的逸乐安享。

  □李计伟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师,语言学博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