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之言
证监会近期召集9家上市银行和央企负责人,就回购普通股、配套发售优先股进行交流。证监会向市场释放鼓励上市公司破净回购的信号,看似对于投资者、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有利,实际上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
截至1月10日,A股市场破净股数量已“扩容”至破纪录接近150只。这似乎成为证监会为拯救股市基本面、鼓励上市公司破净回购的主要理由。但也要看到,上市公司破净收购在各国证券市场都属于常态化现象,但这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的自发性选择,而不是来自于证监会的行政意愿。
更为矛盾的是,上市公司破净回购面临着自身业绩不佳、资金链紧张等内在难题。虽然此次监管层在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同时,还安排了相关机制,即支持回购普通股的公司同时发行优先股,等于是通过制度安排为破净公司提供输血通道,但这同样来自于市场的认可程度。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破净回购、以及增发优先股的认可,往往是根据基本面是否转暖,上市公司盈利前景是否看好来决定的。如果指望严重亏损的上市公司通过破净回购、发行优先股来账面“止损”,恐怕会导致库存股票过多,减少公司流动资金,对未来经营投资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股份回购,调节股票供应量,实现股价的价值回归。或者是为了应对恶意收购,实施反收购,维持公司控制权。这两种破净回购常见的动因,在目前A股市场破净股中并非主要现象,更多破净股还是来自于自身经营状况不善。破净回购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相关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反而可能进一步恶化财务状况。原本属于市场正常交易的破净回购,在证监会过于注重其他因素的强力推动下,在带有明显保护色彩的优先股发行配套举措中,给市场带来的更多是背后的投机气息,让人仿佛又回到那个“政策市”时代。
纵观世界各国法律,对股份回购均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这首先就在于股份回购容易造成内幕交易,导致公司操纵股价,从而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其次,股份回购可能会产生误导投资者的现象,造成市场运行秩序紊乱。近日就有所谓消息称,上市公司破净回购可能引发新一轮蓝筹股现象,广大投资者要注意这一机会。最后,股份回购使企业净资产减少,其偿债能力也相应削弱,有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破净回购并非万灵丹药。上市公司股价破净创纪录,主要原因还是宏观经济增幅放缓以及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下滑。这需要上市企业自身经营改善,行业及宏观经济面的回暖,而不能一味依赖与所谓的破净收购,尤其是证监会越俎代庖、为上市公司破净收购操心的管理心态和举措更不可取。
□毕舸(财经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