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求知的脚步,并非跟随名师的步履亦步亦趋,而是保持了一定距离。
与偷师学艺的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相比,《问道北大》的作者,从2007年-2012年在北大旁听学习五年的于仲达更为幸运。在这所中国最高学府里,他听到了中文系、哲学系和宗教学系众多名师,以及海内外学者的讲座:钱理群、何怀宏、李零、楼宇烈、陈鼓应、孙郁、陈平原等等。以33岁的年龄,做如是选择,于仲达此举显然没有功利的计算,更多的是解决自己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寻安身立命之本。
耳濡目染了北大诸多名师的学问风采和道德文章,使作者获得了较高的知识起点。在学问上,这些老师是作者的恩师;在精神上,是兄弟;在思想上,作者却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冷眼旁观。
本书的文体颇为独特,既有作者与这些名师的印象和交往描摹,也有作者对于这些名师的学术和思想的评价,同时,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索。可贵的是,作者求知的脚步,并非跟随名师的步履亦步亦趋。感情上的贴近,并没有影响思想升华所必须保持的距离。在感受这些名师长处的同时,于仲达有意与他们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以钱理群为例,多年深受鲁迅影响的于仲达受其影响,并经由钱理群的讲解而对鲁迅的理解更为深刻。但是,于仲达后来以禅宗超越鲁迅的看法却是,鲁迅不能离开“有”而论“无”,不能离开“中间物”来谈“无所有”。于仲达也认识到了钱理群的局限,并以批评的方式表达了对钱理群的尊敬:“钱先生在学习鲁迅精神批判东方专制主义的时候,是否仅仅将鲁迅作为一种手段呢?以毒攻毒,专制之毒没了,‘鲁毒’又有了。”
除此之外,于仲达对于刘小枫站在基督信仰的立场批评鲁迅,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的名义贬低鲁迅,以及知识分子信仰问题,都表达了异议。在论及陈平原时,于仲达认为:相比王瑶先生,作为学生的钱理群和陈平原的某些不足就明显了。钱理群有生命的冲创感,延续了“五四”时代精神,也有精神探求的野气,就是缺乏厚重的中国哲学、历史与宗教素养,缺乏业师身上的魏晋文人风骨,少了一些“真性情”,显得峻急。陈平原专注于学问,有书卷气,比较从容,但是缺乏生命气息,缺乏现代知识分子的气质。于仲达的这些评价不一定会成为公论,但自有其个人视角。
除此之外,《问道北大》贯穿了禅宗的要旨,作者在以此解决了自己的精神困境之后,又以此观照在北大遭遇的多位名师。这一点,也是本书的特色之一。
观点:本书是于仲达精神追求历程的忠实记录,也是一个文艺青年在知识海洋遨游之后的累累收获。如果你还存有梦想和追求,还想认真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那么本书可做参照。书中的某些思考,或能引发读者共鸣。新京报记者 张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