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4:2014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投资服务业大有可为

2014年09月01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京津冀协同发展所要实现的资源配置和优势互补两大问题,被众多业界人士都视作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李铁看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行优势互补的先决条件。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则取决于能不能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市场化,能不能打破现在的行政体制垄断。

  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无论是市场要素还是行政调动资源,一定要追着公共福利走,但是目前三地的公共福利鸿沟太大了。北京可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条件,人口自然会从河北、天津流向北京。”李铁说,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理配置资源,必须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果没有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们所有的互补都是一句空谈。”李铁表示,眼下公共区划已经开始一体化,但更重要的是户籍制度改革。

  他认为,能不能逐步通过有效措施,在中小城市之间进行有效的对接和稳步的推进户籍改革,这是政策改革非常重要的前提。

  打破现行行政体制垄断

  “中国的整个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管理,区域的管理基本上是地方主导,地方垄断的。”李铁指出,基础设施不能市场化,也就意味着行政区域垄断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配置的标准和水平也就拉大了地区公共服务的差距。

  李铁表示,基础设施垄断问题在什么层面上可以得到解决,也是未来改革政策当中非常重要的目标。也意味着,如果我们把基础设施投资打破垄断,价格也逐步市场化,可能会给企业家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协同发展的机遇在服务业

  “京津冀,特别是京冀之间,大规模工业迁出北京的可能性不大。重点发展机遇在于服务业。”针对企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机遇,李铁分析到。

  “北京周边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太多了,文化、休闲等等,河北崇礼、张家口、承德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地区不仅生态得到明显的改善,也创造了更多的旅游经济价值。”

  李铁也指出,企业要清楚北京虹吸效应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发生逆转和改变。除非有更多的土地补偿和公共服务政策,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语录

  作为企业家要在面临挑战之中,遵循一个原则——跟着交通走。这是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的规律,任何一个投资选择都要跟着交通的半径和交通的可选择方式去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