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徐雪芬事件呈现的舆论生态,值得深思:每次公共事件发生后,都会伴随着阶层撕扯、职业洗地。这种局面本不该存在。
这两天,“温州徐雪芬律师”红了,事件起因很简单,她在某微信群里讨论时骂律师为“律鬼”,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法律从业者的反弹。
就网上流传出来的群聊截图看,“温州徐雪芬律师”确实对律师有些尖锐批评,说“最希望警察死的是律师”,“不知道这些律鬼想要一个怎样没有秩序的社会”,“最不感恩的中国职业群体就是律师”等。
“温州徐雪芬律师”何许人也?若为律师,为何抹黑同仁?有好事者深扒其身份,发现有同名者系温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属于公务员,专门为法律援助对象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并非是提供有偿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律师。正是基于其可能身份的打量,其“律鬼”说法立马被视作迂回“洗地”。
这位“徐雪芬”究竟是何许人,可能并不重要。个中呈现出的舆论生态背后,才是更值得深思的现实:那就是,每一次公共事件之后,都会伴随着阶层撕扯、职业洗地,站队互攻。特别是涉及医生、教师、警察等的事件,最后都会形成对立的舆论,一面是批判,一面是洗地,泾渭分明。
就事论事,针对某一医疗、教育或涉警事件中具体的人事而言,是非对错,完全可套用道德的、法律的、职业的种种评判标准,只要是遵循辩论讲理的规则,总能得出“公理自在人心”的结论。
而现实舆论之纷乱、失焦、脱靶,常在于超离论事的基本规则,惯于扣帽子、划阵线、站阶层,一棍子打翻一船人。这是“阶级批判”、“敌对思维”的遗存,使得我们惯于从个体的错误,去对一个阶层或群体下结论。一次律师的抗争,一个行业被叫做“律鬼”;一个医生黑心,一个行业皆邪恶;一个教师失范,一个行业成魔鬼,基于身份的“群体化批判”轻巧却无益。
抛开扩大化的错误思维,某些涉及医疗、教育、司法的事件容易引起公议和公愤,并引发行业性抹黑攻击,跟改革滞后不无关系。回头看一些公共事件,恰恰在这些领域改革不到位,太多人在这些领域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多或少接触过权益被损害的事,心存怨气。身处这些行业、职业中的人,或许并不是不公平的制造者,却有可能是不公平的执行者,到头来被推到矛盾前沿。
事实上,无论医生、教师还是警察,以及其他职业群体,无非是从事一份职业,各自都有各自的艰辛。每个行业都有走火者,但这未必有普遍性,轻易做偏颇的总体性判断都要谨慎。但因社会不公、利益损害造成的怨恨社会心理很可能埋藏在某些人心里,适时爆发。相关公共事件发生后,则迅速借机宣泄,成为带有明显职业性、阶层性的话语撕扯,一方驳斥会导致另一方更大的驳斥反击,阶层内部的讲理者,则动辄被视为吃里扒外。
群体撕裂首先是话语上的撕裂,其内在根源是不公平造成的互相伤害局面,这导致很多人都在公共事件上找到了攻伐机会。这需要解决阶层撕裂、群体撕裂背后的制度性根源,也需各方秉持讲理规则。至于那些故作惊人之语,抓住热点露脸骗点击率的,则是一群舆论投机者,对其共斥应是社会共识。
□廖保平(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