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一起洪灾的真相被曝光依靠的是中国底层的良知,而不是行政体系内的自我纠偏,虽令人感动,又令人感到深深的遗憾。
时隔4年后,辽宁岫岩县洪灾瞒报事件终于无法再“瞒”下去。而该事件真相能浮出水面,恐怕首先得归功于一个人——化名为魏民的岫岩退休干部。
是他,在2013年6月只身前往岫岩多个乡镇走访调查,核实出了2012年“8·4”洪灾遇难人数,整理出了那份被曝光的洪灾真实死亡人数名单。若非这份名单,这起被尘封多时的瞒报事件,或许仍不会被解封。
我们无疑该感谢这位老退休干部。他自觉地用历史记录者身份,探查了埋在“当地官方通报”下面的真相,为公众留存了“史料”。现实中,很多抵御真相被遮蔽的努力,就体现在这类起于良知道义的“多管闲事”中。如果说瞒报是鲁迅说的“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那他的所作所为就展现了“筋骨和脊梁”。
但他越是感动我们,有些人越该上耻辱柱。
尽管“瞒报”的纸里包不住真相的火,但事件的曝光,也有几分偶然底色:那份个人整理出的名单,是引致曝光的关键变量。它是引信,而媒体曝光则是火柴。这也带来一个疑问:若是这份名单未能面世,当地某些官员掩盖真相、逃避责任的如意算盘还要打多久?
他们妄图遮蔽实情的企图,被那份“历史存证”般名单给拆穿。这也成为把他们钉上耻辱柱的“罪证”。
这位退休干部讲到,他在核实了真实死亡人数名单后,曾将其整理成文件,作为情况反映材料给有关部门寄了过去,但是等了一年多都没有回应。“县里瞒报死亡人数”的说法在当地成公开秘密,当地有关方面却“装瞎”,这共同支撑了蓄意瞒报的逻辑闭环。
本来一场洪灾下来,清点死伤人数,是当地政府应尽之责。可这责任却被“转嫁”给了一名退休干部,而他的“代为履责”行为还不受待见。
本来洪水是天灾,若应对洪灾不力,则是人祸,有些人瞒报的动机或许并不复杂。
从灾后的死亡人数瞒报,到后来为“瞒报”情况再作隐瞒,这条瞒报链条被越拉越长,就像错铸的聂树斌案翻案又被阻止那样。在这条瞒报链上,有人故意“漏报”死亡人数,有人在查核环节对其配合,还有人无视坊间质疑声和“异常”情况反馈……如今,辽宁鞍山方面的调查组已明确表态,彻查清楚后,将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希望追责“一个都不落下”。
作为“良心担当”的洪灾死亡人数调查者,就是那些瞒报者“良知丧尽”的反光镜。但是,一起洪灾的真相被曝光依靠的是中国底层的良知,而不是行政体系内的自我纠偏,虽令人感动,又令人感到深深的遗憾。
倘若不是这位退休干部凭着良心做事,倘若别人没有他这样的调查能力,这件事又会如何?这正是此事不堪想象之处。因为,这件事充满了偶然。我们既该致敬来自底层的良知和行动,也该反思某些地方政府为政伦理的全面失守。
新京报评论员 佘宗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