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主题
上一篇  下一篇

《谁住进了养老院》

2023年07月14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作者:(美) 葛玫

  译者:刘昱

  版本: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6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4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即65岁以上)将达到总人口的23.8%,而平均寿命预期将达到80.3岁。如何养老,成了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的养老选择有三种: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耶鲁大学医学人类学者葛玫(Rose K. Keimig)研究了机构养老。2013年,葛玫来到昆明一家养老院,考察13个月。她学会了云南话,和很多老人成为朋友,他们一起吃零食、打麻将、唱歌。她了解到他们复杂且充满情感的人生故事。她试图探究对老年人自己来说,老年意味着什么?书中也揭示了老年人经受的情感、身体与社会苦难。她把这些苦难视为“宏大的社会和文化变迁浪潮的一部分”,通过见证这些来彰显“关怀和照护工作在当今社会的道德和伦理意义”。

  她还提出一个论点:“养老状况之所以被描述得如此凄惨,是因为这些问题常常是从子女的角度片面地提出和回答的。”老年人的困境都是放在子女现有的生活框架下被讲述,年轻人的小家庭是稳定的核心,而老人则是威胁稳定、造成混乱的根源。所以他们被称为所谓的“银发海啸”。

  在葛玫准备前往云南开始考察前,她的母亲突发脑中风。她本想推迟考察,但是父亲坚决反对,希望她能如期开始工作,自己会解决好照护。所以对她来说,这项研究的开始也包含了个人的“孝心”,因为她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宽仁和爱。“心灵就是渴望爱和关怀。其实,哪怕是在家里,也一直渴望爱和关怀。”一位奶奶告诉葛玫。葛玫认为,“孝”不是唯一的关怀来源,陌生人之间的“仁”也可以带来真诚的关怀,比如志愿者服务。一个社会需要关注老年人,以及任何依附者、迟缓者、退化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